施健(右)帮助村民办理业务
“这个小窝头是从哪里来的呀?我怎么从来都没见过!”
“小窝头”在崇明方言中是“小女孩”的意思。我到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永胜村任职的第一天,一位来办事的阿姨见到陌生面孔后,疑惑地问村干部我是谁。听到阿姨以“小窝头”称呼我,我在心里回味了很久,温暖且亲切。我暗自下定决心,要做好村民的贴心“小窝头”。
在跟随村干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大多在上海市区工作生活,节假日才回家。这些空巢老人之中,不乏一些独居的。有一位叔叔身患直肠癌,行动不便,常年一个人生活。家里虽然有家政每天过来做饭收拾,但我从交流中发现叔叔心里很孤单,有时候突然肠胃不好,一个人在家很无助。每当我和村干部走的时候,叔叔都会说:“你们常来啊,我最喜欢和年轻人交流了。”我了解情况后,用选调生服务群众经费,为叔叔购买了米、面、油、洗护用品等,并经常上门与他拉家常,想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缓解他内心的孤寂。
村里很多老人虽有智能手机,但不怎么会使用。社会生活节奏快,这些在农村“慢生活”的老人,面对越来越普遍的“码上办”“掌上通”,纷纷皱起了眉头。疫情期间,全员核酸检测需要每一位村民提供登记码,很多老人不会使用健康云小程序,导致全员核酸检测进度缓慢,排队时间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连夜主动学习批量制码技术,为全村村民生成登记码,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制码员”。看到大家拿着生成好的登记码一个接一个扫描登记,排队时长大大减少,熬夜制码的疲惫感消失全无,心里满满的都是高兴。
刚刚到村,自知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不多,所以只能把每一件小事办好,好事办实,为重病患者申报补助、为腿脚不便的老人上门做核酸、为村民解决生活困难……我渐渐明白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做好人民公仆”的题中之义。每当碰到村民拉着我们村干部的手分享开心事、吐槽烦心事、商量困难事,我都深切体会到做好基层工作要把群众当“自家人”的重要性。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毕业生,基层锻炼让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沃土,以实干为笔、以汗水为墨,将为民服务的答卷写于田间大地。 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