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来了科技特派团连线团长 | 宁夏同心团团长王之盛:让肉牛吃上“营养餐”
2023-09-08 09:5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倪敏;雷虎;余雷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炎炎暑退,秋风送爽。位于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的下马关镇,国家科技特派团同心团团长、肉牛产业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之盛再次来到三山井村万头肉牛养殖场,手把手、面对面,为农户传授养殖“秘籍”,“不需要给母牛饲喂过多精补料,因为母牛没有快速增重需求;我们对牛肉要求高,那首先要让肉牛也吃上‘营养餐’。”牛舍内,生动专业的讲述,引来众人阵阵笑声。

  身为国家科技特派团团长,王之盛肩上还扛着去宁夏以外其他帮扶地区对前期指导跟踪回复等职责,他起早贪黑,工作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宁夏同心团工作,是近期最让他“挂心”的。

  2022年,远在四川的王之盛无法随时到宁夏一线指导,唯有提前约好时间,在同心团的微信、QQ工作群里与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养殖能手们实时交流、动态跟踪。

  “很多问题必须当面望闻问切。”今年初,乍暖还寒时,王之盛便赶到同心县牵头科技“组团式”帮扶工作推进会。这次会上,一位养殖户说,他家养的母牛每天要吃掉25元钱的料,担心养牛根本挣不到钱。王之盛承诺,“一定去你家养殖场看看。”此前科技特派团在各地调研,养殖母牛日饲料成本不超过20元,有些甚至在15元以下。

  会后第二天,科技特派团一行赶到位于同心县韦州镇的养殖场。专家们兵分两路,一路人直奔牛舍,拨开热腾腾的牛粪,现场“剖析”肉牛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另一路人来到饲料库,察看各类饲草料,询问日粮配方。“每日饲喂成本高达25元,问题出在养殖管理上。”调研后的沟通复盘中,特派团专家分析,采购价没压下来、饲料配方设计不够科学、饲喂管理不精细,这些因素会推高养殖成本、降低饲养效率,最终会影响肉牛的营养健康状况。

  “分阶段分群饲养,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率。”同心县组织部门同志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王之盛团长伸手插到肉牛饲槽中,捏开饲料给大家讲解,要给母牛和犊牛提供营养成分更高的预混料,其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母牛妊娠和犊牛发育至关重要。

  “养殖场饲槽中有大量剩余秸秆,切割长度太长,牛吃不进去,造成了饲料浪费。”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苏华维看得仔细,养殖场并没有严格按照科学配方饲喂母牛,“饲养管理要更加精细,才能让纸上的配方真正变成牛吃进去的‘营养餐’。”专家们总结。

  转眼间,同心团成团已有一年半,王之盛充分拓展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优势,让团内5人核心成员扩容到覆盖肉牛全产业链的22名专家大团。同心县各部门深知,跟着王之盛紧抓机遇至为关键。

  为推动母牛扩繁增量,王之盛携手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梁小军等人,帮同心县指导建立基础母牛高效繁育示范基地,为当地示范养殖基础母牛1000头以上。特派团还与同心县兽医、养殖户建起了微信群,随时解答肉牛疾病问题,培养本土兽医人才;和同心县探索建立“师带徒”制度,实现“专家+本土技术人才”结对指导,培养配料能手、兽医能手等“土专家”“田秀才”,把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留下来、推广开。

  “同心县建立的双组长机制、动态调度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保障。接下来,还要充分发挥我们各路专家辐射国内外的科技专业优势,激发当地养殖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县里的细致工作,赢得王之盛的认可和专家们持续扎根一线的信心。就在8月28日,王之盛还和伙伴们再次深入牛场交流。

  记者从吴忠市组织部门了解到,截至9月初,围绕当地肉牛、谷子产业需求,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为帮扶重点,同心团已指导创办1个科技小院,建立下马关镇三山井村和河西镇旱天岭村科技帮扶专家工作站,对接指导210个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技术服务覆盖12个乡镇98个行政村。围绕饲草料贮藏加工、基础母牛扩繁增量、常见疾病诊断诊疗等内容,王之盛和团员们“跨越山海”,先后组织专家74人次到县里帮扶指导,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15个;实施“宁夏六盘山区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争取项目经费600万元,不断“修炼”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为打造更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畜牧大县蓄势赋能。

  本报记者 倪敏

  通讯员 雷虎 余雷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