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村之路·结对蹲点 | 这个电商村,真有两把“刷子”
2023-10-13 14:2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美妆界流传一句话:“中国刷子千千万,河北沧州占一半”。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从沧州“走”出去的化妆刷大多产自青县马厂镇,而马厂镇里做化妆刷最有名的当数王维屯村。

  9月25日,记者来到“中国淘宝村”河北省沧州市青县马厂镇王维屯村蹲点采访,感受这片土地上的无限生机,探究村党组织凭借几把刷子“刷”出大产业、为群众“刷”出好日子的奥秘。

  一把产业“小刷子”,“刷”出美丽经济

  9月的王维屯村,秋高气爽,一步一景。

  “咱们村方圆6.584平方公里,耕地5639亩,居民1100户,企业119家。”王维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宝良介绍道。他和到村任职选调生、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陈建广热情地向记者发出邀约:随他们去“转村”,看看村里的企业生产情况。

  在沧州成浩化妆用具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女工们正紧张赶制化妆刷。这些小刷子经过称重、墩杯、修形等工序后,打上品牌标签,销往美国、法国……

  “杨书记好!”一位40多岁的修形女工向杨宝良问好。她叫曾会茹,和杨宝良同住“中心社区”,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十年。当记者问其收入时,曾会茹爽快地答道:“3000-4000元吧,不算多,但能照顾家,我从家骑车到公司才5分钟。”公司总经理朴贤镇介绍说,公司82名员工中90%都是王维屯村人,让村民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王维屯村“中心社区”

  化妆刷只是王维屯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培育,村里的119家企业还涉及机箱、新能源、磨具等产业。“这几年,全村3000多人很少有人外出务工,基本都在家门口就业,年轻人干技术,年长的搞后勤。”村会计杨炳超介绍说。

  近年来,王维屯村按照沧州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党建+”思路,坚持打造“村+社区+合作社+企业”模式,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乡村振兴的带动点和发起点,设立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指导企业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不仅引凤归巢,还辐射带动了周边7个村2000多人来村就业,2019年被评为“中国淘宝村”,2022年生产总值达5.33亿元,实现线上销售6000万元。

  一把安居“小刷子”,“刷”出甜蜜日子

  随着产业“名片”越做越大,村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变。“乐业”了如何“安居”?村“两委”决定首先从住房上发力,在保留部分老房的同时,建成了一个拥有15幢楼房的“中心社区”。入住的460户人家,不仅有本村人,还有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

  入住了楼房,却并没有丢了乡村记忆。记者在社区里看到,村民们一边晾晒玉米,一边谈天说地,而这也成为村里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住房有保障,教育也得跟上。村干部们普遍认为,如果企业家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自己留在村里经营,那么,村子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加工基地,发展不可持续。为破解这一难题,一座投资620万元,建有1栋3层、能容纳400个孩子的“中心小学”应运而生。

  “中心小学”位于村委会向西不到200米。记者还未走入校园,就听见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原来低年级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校园内,音乐、美术、体育教具室和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等一应俱全。“每个教室都配有暖气、空调、投影仪……硬件设施一点不比城里差。孩子们在上午大课间,还能吃上免费牛奶和鸡蛋。”校长边维振骄傲地对记者说:“这里不仅有本村的孩子,还吸引了很多周边村的孩子们来上学。”

  记者车婧(中)和王维屯村党总支书记杨宝良(右)一起走访金德宝磨料磨具公司

  一把规划“小刷子”,“刷”出幸福家园

  如何把电商赋能的村庄升级为美丽乡村,让回流的人才参与乡村振兴?记者将这些问题抛给了杨宝良。蹲点几天里,记者听到杨宝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治村如治家”,在他口中,“带领村民过好日子不仅要富起来,还要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做好规划”。

  王维屯村的水、电、路、网等均实现了广覆盖,基本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而这背后,拆除违建、雨污分流等工作,干部群众付出的实在是太多。拆违前,村里环境差,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搭建的车库、围墙……“这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通盘考虑、多方统筹、科学规划,还要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杨宝良说,“我们拆建并举,拆就够难的了,还要边拆边开展雨污分流、高低压改造等项目建设。”

  “启动拆违工作那会,不少村民不理解,杨书记迎难而上,反复动员、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党员杨丙彪率先拆除了自家的违建。”村妇女主任刘越告诉记者。

  僵局打破后,群众纷纷跟上,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地儿”。最终,全村共拆除330户421处违建,硬化了8米宽的水泥路面,沿街两侧的电网、管网全部接入地下,并建立了多个小型污水处理中心,实现了雨污分流。小村靓了起来,村民心里更敞亮了。

  采访中,记者在村里的功德榜上发现有不少村里企业负责人,朴贤镇就在其中。金德宝磨料磨具公司负责人路连奎对记者说:“我们村的发展是集体努力的成果,企业家们愿意参与村庄建设,村‘两委’在吸取外部资源和人才方面也给了很大帮助。”企业家们人脉广、门路多、观念新,村级事务有了他们的参与,大大提升了村庄的治理水平。在杨宝良看来,村“两委”组织带动、村民全员参与、企业家热心支持,这让王维屯村的持续发展有了内生动力。

  一把治理“小刷子”,“刷”出乡风文明

  产业旺了,环境好了,日子美了,来王维屯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记者蹲点的最后一天,与青县金牛镇近50位来村“取经”的村书记不期而遇。调研考察、媒体报道合力将王维屯村介绍给外界的同时,也将更开放的世界带给了这个小村,点点滴滴催化它进步,而记者也借机向杨宝良取点“治村经”。

  “杨书记,蹲点这几天,我发现村里人都特别爱笑,还喜欢主动跟村干部们打招呼。能把大伙儿团结得这么好,有啥秘诀么?”还没等杨宝良回答,选调生陈建广抢先说道:“我来村后,杨书记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要多和群众唠家常,他说只有和群众搞好关系,村里工作才好开展。”

  “谈不上‘治村经’,但作为老书记,我有个‘笨办法’。”杨宝良说,“农村工作少不了靠政策、讲道理、动感情,但更重要的是不徇私、讲公平、谋发展。只有干部走得正,群众才能打心眼里拥护你。”

  王维屯村的党员干部干得怎么样,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幸福院里的老人们更清楚。王维屯幸福院2011年创办至今,通过“集中居住、低偿收费、统一管理、互助服务”的方式,为本村及周边村的特困老人提供三餐和住宿,目前里面住着14名老人。屋内墙壁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几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而这字也刻在了每个工作人员的心头。

  70岁的帮厨段桂兰,2011年开始,受村“两委”委托,到幸福院从事公益岗——为老人们做饭,一干就是12年。每天清晨5点半,她就从家里赶来为老人们做早饭,一日三餐,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原来村里没那么多路灯,一早一晚天又黑,自己骑车子很害怕。”现在,灯亮了,路也好走了,干劲更足了。因为是公益岗,每个月报酬只有1500元,但长时间和老人们相处下来,段桂兰觉得自己不单纯是为了报酬,更多的是和这些老人处出了感情。就连过年,她也必须先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陪他们吃完年夜饭再回家,她说:“这样才觉得过年圆满了。”

  “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晚年生活的尊严”是王维屯村创办幸福院的初衷,村里没有忘记老人,也没有忘记历史。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王维屯村在村委会旁建了“乡村记忆中心”,里面陈列着织布机、扁担、木桶、货郎担、剃头担子等各式各样老物件。这些年代久远的老物件不仅承载着光阴的故事,还将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浇灌进了每一个王维屯村儿女的心田里,在“乡愁”中见证王维屯村的美丽蝶变。

  本报记者 车婧

  通讯员 李彦峰

  扫码看视频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