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成(左)在工作中。(都匀市委组织部供图)
2021年5月,我来到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江洲村担任村书记助理,与这个因茶而名的小镇结缘,在新时代的茶马古道上砥砺深耕。
初到村里,扑面而来的是陌生。作为外乡人,我首先需要过的是语言关。年轻人很少留在村里务农,在家的多是老人小孩,最基础的沟通成了问题,更别说工作的展开。
语言不通,那就学。情况不了解,那就抽时间入户。那一段时间,村里的大街小巷时常能见到我的身影。拉着大家唠家常成为我走近群众、深入基层的方法之一。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从听不懂话、认不识人、找不到门,到逐渐对每家每户的情况如数家珍。
“小李妹,又来下队啦,过来唠啊!”“小李妹,中午来我家吃饭,嬢嬢煮酸汤给你吃。”“小李妹,知道你为了修路费心,我们群众也筹集了千把块钱,拿来修入户路。”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对我是莫大的激励和安慰。从充满戒备与防范到“你的工作我们肯定支持”,从“我交不交医保关你什么事”到“我晓得你是为了我们好”,真诚和热情的投入,收获的是群众态度的转变、理解和信任。原来,群众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难。
铃声激扬兮,道阻且长。青衿之志兮,唯实励新。作为村书记助理,除了完成上级、村级安排的日常工作,如何履行好“一宣六帮”主责主业,真正为村里做些实事成为了我心头的重中之重。
到村任职期间,我促成了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团赴毛尖镇实践调研之行,为江洲乃至都匀的学子争取到和一流高校沟通学习的机会。我为了江洲六组水头寨人饮工程四处奔波,解决100多户400多人季节性缺水难题。我为了修建江洲银头街入户路劳心费力。
忙碌的过程中,也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问:“修入户路没什么意义,为什么要修?”其实,因为修了,群众得便利,不用在阴雨天蹚水踩泥。有人说:“劳心劳力接待大学实践调研团,也没给我们带来项目和资金。”然而谁知道一只蝴蝶扇动的这一次翅膀,会不会在未来带来收获,我鼓励大伙做基础事、向长远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实践团黔地调研行圆满结束,水头寨人饮工程按时完工,银头街入户路顺利硬化。此外,在州图书馆及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都匀市第一家流动图书馆落地江洲。更让我欣慰的是,江洲村养蜂产业也取得初步成功,顺利带动14户脱贫户增收分红,“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也顺利通过了实践检验,增产扩量计划正在稳步实施。现在的江洲村,曾经的茶马古道被赋予了新的定义而重新焕发生机,曾经荆棘丛生的古道早已变成宽敞明亮的水泥路,路上行人游人和创业者络绎不绝。
两年的在村工作经历,收获的是笃行不怠的信念,是行远自迩的底气,是定心以观的态度,是在办公室里无法收获的实践,也是纵向理解、横向思维看待问题的角度。两年的锤炼,让我对现实以及未来的认知也愈发明晰。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看得见群众,做得了事情,扛得起责任,守得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