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的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村里的葡萄,上个月销售全面收尾,最近进入了冬季管护期。果农王娟这阵子请工人开沟施肥,30亩地得忙活好几天。“今年这季葡萄卖得不错,产值有五六十万元。”王娟告诉记者,她家主要种阳光玫瑰,虽然今年市场行情“跳水”,但是镇合作联社这几年打造的丁庄葡萄品牌顶住了压力,她的葡萄仍然能够卖到30元一斤。
小生产能够稳稳对接大市场,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农技专家赵亚夫牵头下,日本葡萄的早川式栽培模式进入了丁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然而单户果农和单个合作社在市场中,信息不灵敏,话语权弱,丰产不丰收的问题一度是个困扰。
“2015年,镇党委政府主导成立了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丁庄葡萄的品牌越来越响。”茅山镇党委书记郭露盘了盘今年夏季的销售总账,全镇1.8万亩葡萄,1927户果农,总产值4亿元,通过合作联社销售的约10%。
走进5000平方米的丁庄葡萄合作联社综合服务中心,农民服务中心、葡萄文化主题馆、葡萄研究所等功能区块一应俱全,有力保障了葡萄产业各项公共服务。记者注意到,仅仅是包装盒这一项,展示架上就排布了十几种类型。“这是单串的包装,这是专供盒马的包装,这是给开市客的拼装包装……”合作联社负责人陈玲介绍,这里是一个快递集散点,提供从包装到物流一条龙服务,如果果农要走线上渠道,直接把货拉来服务中心即可。
尽管合作联社销售的葡萄只占全镇总产量的一成,但是合作联社发挥的作用,远不止销售这一环。合作联社实行统一品种育苗、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质标准、统一品牌销售“五个统一”。合作联社党委下设管理、技术、生产、营销4个功能性党支部,形成了“镇党委+合作联社党委+功能党支部”的组织架构。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有什么好处?郭露讲了个故事。今年,在推进沪宁沿江高速铁路茅山段沿线安全和环境整治过程中,合作联社党委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按标准加固大棚,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近37万平方米的大棚加固工作。他又举例,本月底就要换薄膜了,合作联社统计各户需求,统一对接薄膜厂家,一家一户定制好送到手上,价格还便宜。
在地头,记者看见几辆小型机械在开沟。对于葡萄这样需要精耕细作的果类,只能实现部分环节机械化,人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茅山镇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先后送130名果农赴日本研修种植技术。比如今年6月,茅山镇就组织相关人员赴日本中野市果树农协、山梨县果树农协,实地参观选果厂、农资店、农机店,学习果品分级、分拣包装、农资服务、产业配套等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来,邀请专家教授常态化开展田间培训。果农王娟就是合作联社的“营农指导员”,这一角色类似于网格长,为附近片区的果农做好技术传导和服务。“每季我们都邀请专家来田里解决问题,比如马上要开展冬季管理、剪枝技术培训,不同品种的葡萄树,剪多少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地里提问,专家就在现场解答。”每当有专家来指导,王娟的园子就变成田间课堂,大伙儿学习的兴致很高,效果也很好。
一边忙盘点,一边画蓝图。明年茅山镇将以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为抓手,在新品种引进和培育上下功夫。同时,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让小葡萄产出更大效益。“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葡萄节,开发了多种衍生品,打造了精品民宿,葡萄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之路越走越顺。”陈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