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乡村”要从小处着手
2024-02-02 15:26: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数字乡村”的概念是“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这两个国家战略的融合,目前全国、各省市层面通过出台政策文件、推进试点工作、举办发展论坛、征集典型案例、形成应用推广等举措,有效统筹协调推进数字乡村,整体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初见成效。对于基层乡村干部来说,结合自身实际,因村施策找到合适的工作推进路径,也更加时不我待。

  立足“三个好”,心中有“数”增加内动力。一要“好说”,营造良好的数字乡村建设氛围。坚持党建统领数字乡村建设,把数字乡村建设的宣传推广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之中,广泛利用机关学习、农村广播、院坝会等渠道,用基层干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展开宣传;推动数字技术下乡,从积分制管理、一网通办、快递物流等比较容易的数字化场景入手,让数字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场景中可见可感,加深干部群众对数字化的了解和认知。二要“好做”,以良好的应用体验促进数字乡村建设落地落实。选择实用的数字系统和工具,为镇村干部提供能真正提升工作效率的数字化应用手段,避免“过度数字化”和形式主义。三要“好处”,切实增强数字惠民的实效。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上,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纳入助农补贴项目,让乡村种植养殖大户在带头探索数字化升级应用当中,得到激励、尝到甜头。在乡村治理上,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化理念,积极探索“双网格化”治理路径,构建上下联动、全域覆盖、务实高效的“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深走实群众路线。

  坚持“精优强”,乘“数”而上强化执行力。一是精建设,抓好应用场景打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基层乡村在选择场景建设时,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掌握广大干部群众意愿,把准服务群众数字化生产生活的“命题点”,推出务实有效、性价比高的数字化体验产品。二是优配套,备好“政策工具箱”。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体系和配套机制,提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服务等配套政策与乡村数字化发展模式的匹配性,营造多元主体主动参与的良好政策环境。三是强管理,着力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这一生产要素的价值,使其流通和交易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拓展数据获取途径,重视数据搜集、流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发展工程建设水平。

  抓准“三环节”,加“数”前进提升续航力。一要充足“燃料”,确保保障有力。在加强组织领导和物力财力保障的同时,重视对“新农人”的发现和培养,采取城乡干部轮岗挂职、大学生人才下乡进村等办法,为数字乡村建设输入新鲜血液,并通过考核竞争确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二要科学“驾驶”,善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两只手”。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驱动作用,吸引具有前沿意识和市场思维的企业加入,推动新的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布局效益高、覆盖广的农业农村数字化项目,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将数字乡村建设中不同领域、不同主体之间的资源聚焦融合形成发展合力,打通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壁垒,形成农业数字化完整链路,助力企业构建良好合作机制。三要及时“补给”,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审批程序,为社会资本进入数字乡村建设给予更多政策优惠,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三农”体制机制改革,让村民利用物产、资产、产权等资源作为“资本”投入数字乡村建设,更快实现共同富裕。

  朱芸锋(作者单位为重庆市荣昌区政协经济科技办公室)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