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奋楫行 谱写振兴新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广大乡村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4-07-26 10:0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新时代,改革大潮奔涌向前;新征程,广袤乡村活力迸发。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广大乡村干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将统一思想和行动,以新作为新气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关键词:城乡融合

  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新平村能有今天的发展成果,就是受益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红利。”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陡沟街道新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崇振笃定地说。2023年,新平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统一流转分散地块,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入驻,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蔬菜种植规模发展。“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订单式’蔬菜种植,建起了150多个蔬菜大棚,年产蔬菜600余万斤,成功拎起了‘菜篮子’。今年,我们又盘活村里的10余亩地,建起了预制菜车间,实现日供配餐1万份、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成功端住了‘菜盘子’,农民有收益、集体有效益。”徐崇振说,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新平村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村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全会精神也在全国到村任职选调生中引发热议。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这些重要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明确了目标。”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红丝乡先进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李凤说。近年来,先进村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水果、油茶、中药材种植等产业,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学细悟全会精神,针对当前我村土地撂荒、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盘活土地资源,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入夏以来,每天都有不少小汽车顺着蜿蜒的盘山路,驶进浙江省磐安县九和乡锦湖村的御龙湾度假山庄。山庄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由返乡人才吴鑫红倾力打造。吴鑫红是九和乡引进本土人才回归的优秀典型。九和乡党委书记陈珊婷介绍,曾经的荒山在吴鑫红和村干部们的努力下,“摇身一变”成了九和乡休闲康养的一张名片。陈珊婷说,“城乡融合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接下来,九和乡要全面打造乡村‘拴心留人’大环境,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返乡人才把构思落地、把小产业做大、把大产业做强,真正把农村变为干事创业的热土,让更多的‘千里马’回乡驰骋。”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赛尔克甫夏村党支部书记萨塔尔·买买提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些年,村里的鲜食葡萄越来越好卖,群众腰包鼓了起来。今年通过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景区改造升级,吸引了很多游客,为村民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落实全会精神,我们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让土地里长出‘金元宝’。”

  江苏镇江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的盛夏美不胜收:森林郁郁葱葱,果园硕果累累,稻田中白鹭悠闲觅食。“我们村是路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景中。”天王镇党委统战委员,戴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姚伟超自豪地说。他第一时间学习了全会精神,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感触最深。在戴庄村工作14年,姚伟超带领干部群众,坚守生态农业、传承自然农法,戴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形成的“戴庄经验”更是在全省推广。

  同样的蝶变故事也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村里的上千亩小麦近日开镰收割,麦香浓浓、粮食满仓的背后,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理念支撑。“以前我们习惯大水漫灌、盲目施肥。”双河镇党委书记阮永杰说,近年来,镇里积极引导群众打破传统种植模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通过智慧引黄滴灌系统精准配水、培肥、施药,让农民从“会”种田变成“慧”种田。全会提出,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今年我们将继续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探寻农业新质生产力绿色‘密码’,全力夯实生态农业‘耕’基。”阮永杰说。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蓝天碧水、绿草如茵、街巷整洁,这是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龙须门镇上店村的实景。“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你看现在修得多好,村民们再也不用踩泥坑了。”县财政局驻上店村下沉工作队队长刘运敏兴致勃勃地聊着村里的变化。近年来,上店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致力于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硬化道路、栽种树木、改造环保厕所,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文明村、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下一步,我们将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项目,将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脚下的土地上。”

  关键词: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小徐,以后喷药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近日,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岗村的调解室里,“老支书”调解队刚刚成功调解完一起纠纷。村民徐传讲喷洒水稻除草剂时,“误伤”了杨宪国家的玉米,经过调解队的说和,两家最终握手言和。2017年,杨岗村在村里组建了这支由退休村干部、退休教师等组成的“老支书”调解队。自此,村里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很快能就地化解,村民的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

  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孤堆回族乡党委书记尹蕾深有感触。“近三年来,杨岗村‘零上访’,‘老支书’调解队功不可没。这个可学易学的方法,我们正在全乡推广。”尹蕾说,乡党委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继续发掘民间调解力量,提高调解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进入暑期,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史庄镇西曹庄村的研学作坊里热闹非凡,前来体验造纸、碾药等传统技艺的孩子们挤满教室。史庄镇党委书记浮秀艳介绍,这里原本是村里的旧学校,村“两委”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及反复研判,最终决定对闲置空间再利用,瞄准的是市场需求大的研学产业。

  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我们对此深有体会。西曹庄村的研学项目能顺利上马,关键就在于用好了党群代表议事制度,最大程度尊重了群众的主体地位。”浮秀艳介绍说,无论是业态的确定,还是乡村合伙人的选择,村里都“把道理讲明白了,把群众动员起来了。”

  7月23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杭口镇茅坪村青鸟课堂邀请的老师正在党群服务中心教本村50余名留守儿童跳舞,孩子们学得认真投入。村党支部书记王石生说:“这是我村关爱青少年的一项举措,暑假期间开展青鸟课堂一举两得,孩子们来上课,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也能学到才艺”。

  近年来,茅坪村推进网格化治理,将全村划分为13个网格,每名网格员对接联系8至10户农户,元宵节送汤圆、端午节送粽子、独居老人病痛时送医就医等一系列暖人心活动,让群众充分感受党的关怀。为进一步优化服务项目,该村还建立5支志愿服务队,全村网格员和志愿者超300人,打通了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2023年获评江西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我将竭力做好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服务好每一位村民,画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最大‘同心圆’。”王石生说。

  本报记者 许露露 周妍 周静文 车婧 倪怀成 刘凤双 刘琼 林华维 朱秀霞

  通讯员 何立超 朱彤彤 黄晓玲 李长青 王琛 徐广舟 李敏 阳松桃 邬闯 陈罗澜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