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辉煌 村宝之光丨福建捷文村:林改先锋 守绿换金
2024-08-30 09:3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千鹭湖”湿地。(武平县委组织部供图)

  福建省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一个镶嵌在山峦叠翠之间的小山村,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的故事充满了勇气、智慧与希望。

  捷文村风景秀美如画,空气清新宜人,树木郁郁葱葱,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2000年,原国家林业局组织换发全国统一样式的林权证,时任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兴听到这一消息,有着20多年林业工作经验的他意识到,这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大好机会。他到县林业局主动请缨,提出捷文村愿意成为试点村。

  起初,捷文村林改面临诸多困难,集体山林产权归属不清、界址不明,导致森林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和保护,村民们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穷日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李永兴带领村民,毅然踏上了追寻美好生活的林改新征程。

  围绕“山要怎么分、山要由谁分”,李永兴组织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多次召开会议,挨家挨户上门听意见、找对策。经过数月的勘定研究,全村表决通过了村“两委”的决策:山要平均分,山要群众自己分!

  2001年8月,捷文村被正式列为林权证换证试点村。同年12月30日,第一本新版林权证在武平县颁发,捷文村村民李桂林成为第一本新版林权证的持有者,捷文村被誉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成为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武平调研,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为武平林改一锤定音、指明方向。由此,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随即拉开帷幕。

  “村民以前靠砍树为生,林改分山到户后,村民有了保护山林的积极性,林子变茂密了,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了收入,生活也越来越好!”林改亲历者李永兴说。

  绿树成荫福泽厚,林下生金富路宽。得益于林改的好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捷文村不仅改出了绿水青山的优美生态环境,还改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让这里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2018年,李财林放弃外地高薪工作回到捷文,在党员群众的信任中当选为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传承使命、接力前行,结合本村实情,探索发展新模式,坚持走好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捷文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发展紫灵芝、富贵籽、百香果等林下特色种养,深入开展“抱团式经营”。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先后打造了紫灵芝、富贵籽、智慧养蜂等林下特色种养基地6个,成立专业合作社5家、村级公司1家,推动产业规模化。截至2023年,捷文村紫灵芝总种植规模5000余亩。

  随着林改的深入推进,一个个乡村振兴项目开花结果,一幅绿林富民的乡村画卷在捷文村的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捷文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助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建设了“我有青山”主题馆、国家森林步道、荷花塘、环村慢道、骑行驿站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推出了紫灵芝采摘节、生态旅游研学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不仅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还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2001年到2023年,捷文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00元增加到33680元,增长了20倍。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如今的捷文村守绿换金。森林覆盖率由林改前的78%提高到84.2%,林木蓄积量由10.3万立方米提高到19.3万立方米。捷文村获得“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福建省森林村庄”等荣誉称号。

  当前,武平县正深化拓展“林改经验”,创新制发林票、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打造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等举措,让森林成为“钱库”。6月4日,武平1号林票正式发布,有效推动了林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为促进林业资源增长、林权增益、林农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未来,捷文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巩固林改成果,讲好林改故事,跟随武平加快建设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坚实步伐,持续书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本报记者 林华维 通讯员 林忠兴 陈优兆 林晗

责编:蒋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