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落实 话振兴丨甘肃元古堆村:从变压器看发展动能之变
2024-09-13 08:4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民张云贵刚采挖完2亩百合,他预计能卖10万元。而在村里的甘肃鑫禾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村民们采挖的鲜百合过秤,搬进冷库贮藏。

  百合是元古堆村的一大产业,目前全村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不过,11年前,元古堆村种植百合的人非常少。“固然有缺乏种植技术的原因,但种出来了没办法处理也是关键因素。”全国人大代表、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董新建介绍,当年,刚挖出来的新鲜百合只有两条路,要么进行烘干,要么存入冷库,但当时的元古堆村13个社只有2台变压器,容量只有80千伏安,“正常照明用电都难保证,更不用说拉动机器了。”

  元古堆村坐落于陇西台地黄土高原西部及西秦岭地槽西端交汇地带,海拔2440米,气候环境除了适宜种植百合外,也非常适合种植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材,但因为相同的原因,中药材种植一直徘徊不前。“一开切药机,灯就灭掉了,只能在深夜大家不用电时才敢开机。”村民杨新天做了十几年的药材贩运、粗加工生意,回忆起10年前夫妻俩通宵切药片的情形感慨万千。

  变化始于2013年。这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看望干部群众,勉励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11年来,村里百合、中药材、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23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34元,是2012年的12倍之多。这些年陆续竖立在村庄各个角落的变压器,默默记下了元古堆村由穷到富的蝶变。

  没有了“动力”限制,元古堆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村党总支忙碌起来了,邀请外面专家到村里传授百合、中药材种植技术,讲授牛羊养殖方法,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2013年3月,当时还是“毛头小伙”的现任村委会主任郭连兵和17位村民一起赴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参观学习一个月。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住宾馆、第一次接触电子商务……无数的第一次让郭连兵大开眼界,学习期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回村后,他陆续领办了苗木繁育、百合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动力”十足的元古堆村生机勃发,百合、中药材种植面积连年扩大,药材加工厂、肉羊养殖厂、百合种植基地、羊肚菌种植合作社、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元古堆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600亩,全村个体中药材加工机器约有五六十台。种植大户曾玉成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党总支的帮助下,他种了30亩百合、20亩中药材。2016年,当他知道村里加装了新的变压器后,立即换了一台大功率切片机:“电足足的,一天切1000斤中药材不在话下!”

  闻到商机的企业、商家纷纷到村里办厂设店。2014年,甘肃药业集团在元古堆村设立陇神中药材有限公司,年加工中药材1500吨,带动100余名群众务工,增加务工收入80余万元。随后,甘肃鑫禾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红火元古堆运营管理公司……陆续在村里成立。田家河乡党委书记陈进骄傲地说,元古堆村形成了乡村旅游、中药材、百合、牛羊养殖和马铃薯五大产业,每个产业都有一个龙头公司。

  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用电量的增加,而村里用电设施的不断升级,进一步吸引更多村民、企业投入到产业发展中。董新建说,“随着经营主体越来越多,村里的变压器越建越多,现在全村有26台变压器了,容量接近6000千伏安,家庭、企业用电都没有丝毫问题。”

  近两年,元古堆村的“大手笔”越来越多。元古堆村结合乡村建设行动,投资5100万元,规划并建设了游客集散中心、党建广场、乡村会客厅、文创驿站等基础设施工程,开发了红火花海、松林鹿苑、萌宠乐园、元古堆欢乐谷游乐场等旅游景点,盘活农户闲置房屋打造了10套精品民宿。今年6月开业运营的元古堆欢乐谷游乐场,两个多月的收入就超过30万元。董新建透露,去年,元古堆村接待游客45万人次,今年接待量将超过去年。

  村里的蓬勃发展,成功吸引了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踊跃返乡创业。今年5月,28岁的吴广林从安徽回到家里,与父母一起办起了农家乐,每月收入都有2万多元,最近还购置了一辆小轿车。郭连兵表示,村里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引导返乡青年根据自身特点,实行“一户一业态”,目前像吴广林这样返乡创业的青年已有12户,“现在我们元古堆村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家门口就业和创业。”

  本报记者 林华维

  通讯员 张官达 秦海东 赵进涛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