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共成长 | 行不行,都要在事上见分晓
2024-10-18 14:5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凤双 整理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师傅:罗全杰

  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毛吕村党支部书记

  徒弟:张青玉

  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毛吕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张青玉(右)和师傅罗全杰在拍摄村庄宣传片。(毛吕村村委会供图)

  徒弟谈收获

  师傅送我“锦囊妙计”

  “闺女,来帮我看看这月我老年认证整了没有?”“给我查查我这补助发到哪张卡上了?”“这跨省交通补助发了没有啊?”清晨,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毛吕村便民服务中心的门刚一打开,我就和村民一连串的提问“撞个满怀”。这种场景与两年前形成鲜明对比,让我有一瞬间的失神。

  犹记得两年前,我刚来到毛吕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时,村民们对我的信任为零,有事也不找我。我第一次尝试独自入户走访,刚开口介绍自己就吃了“闭门羹”。“什么是村书记助理啊?为什么要了解俺家情况?俺忙着呢,你先去别家问问。”我像霜打的茄子一般,垂头丧气地往村部走。

  罗书记看出了我的苦恼,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青玉,农村工作不能这么一板一眼,与村民交流要学会用土话,从小处入手打开他们的心扉,用心用情为他们解难题,群众才会相信你、接纳你。”我边听边把师傅的话记在本子上,暗下决心要为群众做实事好事,“行不行,都要在事上见分晓”。

  恰逢九九重阳节,针对村中独居老人较多的村情,我计划举办一场“心系桑榆送温暖 情暖夕阳爱更浓”的活动。从流程策划、主持词、道具准备到人员安排、前后宣传,我全都一手包揽。这场融合了非遗表演、义剪、义诊等内容的活动,不仅让村里的老人拍手叫好,也让更多村里人认识了我。此后,乡亲们都亲切地喊我“小张闺女”。

  除了帮我快速融入群众,师傅还送了我两条“锦囊妙计”。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村里值班,突然有村民气势汹汹地来找我评理。“他家把污水排到马路上,不仅搞得臭气熏天,淤泥还害我摔了一跤!今天必须让他给我赔礼道歉……”正当我转头和王叔说污水排到路面确实不合适时,王叔揪着“赔偿”的事情反驳说:“你摔倒是你骑不好车,别怪我!”

  两位村民你一言我一句,眼看着氛围越来越紧张,我一下子慌了神,急忙找师傅来“救火”。快速了解前因后果后,师傅将两人分开单独谈话,让他们心平气和说出各自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师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商量出双方认可的和解方案,并请王叔将门前污渍清扫干净,并将排污管道改为地下,最终平息了双方的怒火。

  “青玉,在农村调解矛盾纠纷,不能困到问题里不出来,要学会采取一些措施。”两位村民走后,师傅道出一条“锦囊妙计”,“一是冷处理,群众情绪过于激动需要先搁置冷静;二是立即处理,事态紧急的要立刻开会解决;三是先斩后奏,触及不合规问题和不讲理的可以采取特事特办;四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些如果都学会了,那么矛盾纠纷你也就好处理了。”

  农村工作很繁琐,带领广大村民干好一件工作也并非易事。而师傅的另一个“锦囊妙计”——“既要挂帅,也要出征”,是帮助我干好基层工作的另一法宝。拿人居环境整治来说,有1600人的毛吕村属于规模较大的村庄,我们村环境整治工作在镇上一直名列前茅,该项工作是怎么推进的呢?某个周五,我对正准备拿扫帚出门的师傅,一股脑道出我心中的疑惑。

  “要说环境为什么能一直保持这么好?你看看我要去干嘛就知道了。”说着,师傅就大步往东边走去,一路上不忘清扫路边落叶。“咱们周五是大扫除日,我们村干部带头、在家方便行动的无职党员同时参与,有时候村民看到了也会主动加入进来,共同维护村庄卫生。”师傅直起身,擦擦额头上的汗,继续说道,“我是村书记,我不行动,只伸手指挥,那么大家就都只会观望,慢慢这项工作就会停滞不前。”听到这儿,我恍然大悟。

  两年来,我在师傅的带领下,在经验中学、在办法中看,让我从一名“小白”转变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乡村干部。无论是防洪、夏季收粮、秋季禁烧还是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我都学着师傅那样主动参与其中,与群众紧紧站到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都将继续永葆初心、积累经验,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青春答卷。张青玉

 

  师傅有话说

  徒弟带来无限活力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青玉这两年的成长,作为师傅我都看在眼里。无论是村情调研、举办特色活动,还是为村集体经济谋发展,我把工作经验和方法教给她之后,她都能快速领悟并运用于实践,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起初,与青玉刚见面时,我心里很没底,“这小女孩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她能胜任村中工作吗?”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性格后,我逐渐打消了这份疑虑。到村后,青玉工作很积极主动,也不怕吃苦碰壁,经常利用村民下班时间入户走访。很多次,能看到她在大中午顶着太阳忙碌。也正是因为她的细心,成功为村里一名困难群众申请了低保。

  青玉这孩子很有想法,村里的事情她没少出谋划策。比如,实行退林还耕政策时,村里有800多亩地等待流转,我理不出头绪一筹莫展之时,青玉给我提了一个好建议,“可以借鉴同地市村庄的成功经验,去种植生地黄等中药材。”带着这个想法,我们与镇领导多次商议后,最终将800多亩地流转了出去,间套种植生地黄和烟叶,在保证小麦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增收。

  村“两委”干部的年龄都比青玉大不少,说实话,有时工作会稍显疲沓,而活力四射的青玉则感染并带动着大家。她把许多工作与有趣的活动有机融合,给大家分配任务并手把手教大家干,使得大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把工作干得十分出色。看着她,我们仿佛也回到了青葱岁月。

  两年的师徒之旅即将结束,希望青玉能够带着在基层的所学所思,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应对未来更多的挑战。而我也将继续带领村干部坚守岗位,用实干担当起为民服务的使命,为乡村振兴奋斗!罗全杰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