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访谈丨优化“引育留用”,打好人才主动仗——访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管建光
2024-11-01 08:3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人才是创新之源、发展之基。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坚持打好人才主动战,在引、育、留、用四方面上下足功夫,不断夯实制度、政策、平台三个保障,全力推动人才工作走深走实。近日,记者就平坝区人才工作,采访了平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管建光。

  记者:管部长,您好!围绕平坝区重点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平坝区在人才引进上做了哪些工作?

  管建光:常格不破,人才难得。为满足平坝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我们广开进贤之路,采取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吸纳创新创业型、社会服务型等各方人才到平坝来。持续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赴高校引才等方式,开展组团引才、自主引才、前置引才,不断扩大人才总量。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龙头企业,拓宽市场渠道,联系多家企业面向航空产业领域提供适配岗位300余人,引进酿酒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8名,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56场(次)。依托农技人员揭榜挂帅、驻外招商人才工作站等载体,鼓励支持用人主体与高端人才、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所需、所盼,通过“特聘型”“候鸟型”“假日型”等引才模式,柔性引进银龄人才3人、省市科技特派员19名下沉一线。充分挖掘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研究生支教团、东西部协作专家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985选调生等宝贵人才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学子行·平坝情”“雁归回巢·建功家乡”“21℃城市·走进平坝”专项引才系列活动,先后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意向。

  记者:人才引进后,平坝区在培育人才上有哪些特色做法?

  管建光:立足乡村振兴大战略,分层分类推进“塔尖”到“塔基”各梯次人才常态化培训和骨干力量、储备人才重点专题培训。借助省级“西部之光”“甲秀之光”访问学者等人才培养计划和东西部协作机遇,加强与广州市越秀区等发达地区的人才交流,助力人才跟岗研修。优化“亩产论英雄”评价体系,在开展竞赛比武、岗位练兵、擂台比武排队抓尾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授予优秀人才或用人主体“达人奖”“人才榜”“伯乐奖”,获奖情况与产业扶持、评先选优、年度考核相互联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积极推进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与平坝酒厂结对合作,建立“酿酒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及“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共同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此外,加强导师结对,挂牌14个区级名校长工作室,建立“1+N”导师帮带机制,通过一线“教”、专题“讲”、项目“练”等措施,提高各类人才专业素养。

  记者:引进人才是基础,留住人才是关键。大多数地方都存在留才难、人才培养后流失严重的问题。平坝区在留才方面有哪些作为?

  管建光: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近年来,我们不断细化完善关心关爱专家人才的各项措施,为各类人才当好“后勤部长”。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机制,明确区领导联系服务44名专家,在做好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的同时,注重推荐优秀专家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邀请列席有关会议,强化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认真落实好人才编制“蓄水池”、“人才种子”、“证书直补”、免租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建立36名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做好创新创业人才资助、贷款、人才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居留许可证办理等方面保障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记者:用好人才才能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确保他们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地方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管建光: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平坝区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用机制,把人才知识、能力和岗位需要结合起来,让人才用其所长、尽其所能。加大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力度,以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为依托,采取“产业+平台+人才”“人才+项目+资本”的模式,与贵州大学等院校开展白酒质量4个专项课题研发,同时指导辖区内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和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格等,不断增强对人才的承载能力。聚焦发展需要,优化人才政策服务基层措施,组织专家人才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让基层所需与人才所向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通讯员 任炯瑾

  本报记者 周静文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