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的鞋垫企业迎来产销旺季。
11月10日,徐水区户木乡紫菊康鞋垫厂一派忙碌的景象。厂长代国海一边组织装车,一边接听客户的订货电话,他介绍:“厂里有十几名熟练工人在岗,自动化生产线每天运转10多个小时,工人歇机器不歇,保证每天完成7000双的生产指标和供货订单。”
“目前全乡电商日发送鞋垫约50万单,高峰期能超过100万单。”户木乡党委书记王欣介绍,当地有鞋垫生产厂126个,电商企业100余家,年产鞋垫2亿多双,形成了涵盖生产、包装、线上线下销售、原材料及成品运输的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5亿元,带动1万多农民增收致富。
一个位于三县(区)交界、资源匮乏的偏远小乡,缘何成为闻名全国的“鞋垫之乡”?被誉为“鞋垫产业带头人”的代国海回忆,1982年,他在家乡户木乡德山三街村办起羊毛制毡厂,吸收几十位村民就业。1996年,毛毡市场萎缩。经过考察,他及时转产,建起全乡第一家毛毡鞋垫厂,产品从农村集市逐步进入城市商场。群众看到商机,纷纷上门取经,一时间各种规模的鞋垫厂遍地开花。
户木乡政府及时跟进,牵头成立鞋垫行业协会,协同区直相关部门、本乡各村党支部,解决生产占地、水电供应、交通运输、技术培训等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对接银行,满足产销摊点资金需求;制定行业自律规则,保证产品质量、市场秩序和整体信誉;企业抱团发展,在原料、销售、用工方面相互帮助、资源共享。
为提升鞋垫的市场竞争力,代国海和全乡同行们积极注册产品商标,培育自主品牌。在产品创新方面,在原有毡垫、棉垫、单垫的基础上,分类开发出竹质、木质鞋垫,以及按摩、保健、养生等功能性鞋垫,还有与鞋厂配套的鞋垫。同时,引进自动生产线、绣花机、绗缝机等现代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和产品标准。在销售模式上,除了自销、代销,户木乡经营者勇于走出去,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租赁店面,让小小鞋垫畅销全国,并出口俄罗斯、土耳其、韩国等多个国家。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代国海敏锐地察觉到网络销售蕴含的巨大潜力。2016年开始,他组建网店和直播团队,将销售重心转移到线上,并交给学成归来的儿子管理,生意愈发红火。如今,一批批新匠人、新商人不断涌入,“鞋垫之乡”焕发出新的活力。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王欣表示,全乡正谋划建设鞋垫产业园,建立电商服务中心,创建“电商运营+仓储物流+创新孵化”综合服务体系,助推传统产业持续提质向新,助力小鞋垫产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