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耕先锋再出发·一路同行丨跋涉祖国大地 记录乡村变迁
2025-01-03 08:1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乡村干部报有这样一群新闻人,他们跋涉祖国大地,深入田间地头,以文、图、视频为媒,记录着中国乡村的点滴变迁,讲述着基层干部的动人故事。

  “看见他人的人也想被看见”,辞旧迎新之际,乡村干部报推出 “一路同行” 特别策划,透过记者之眼,回放那些共同经历的难忘瞬间。

  探寻改革的力量

  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开启中国改革的春天。

  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记者走进小岗,采写《75辉煌 村宝之光》,探寻改革的力量。

  小岗这个改革老典型,不断带给记者新认知。当年大包干的土地,如今由“分”到“合”,小田变大田,走向农业现代化;健康食品加工、红色旅游、直播电商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球最大的植物工厂温室运营商落户小岗,在智慧农业领域示范创新……

  离开小岗,返程途中,记者马不停蹄继续采访。在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看到无山无水的村庄创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奇迹;在义井镇红桥村,看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孟凡余从“跳回农门”到“种出国门”,带领负债村变为富民村;在多个村庄,看到一群00后到村任职选调生历练成长为乡村多面手。人与乡村的变化,都离不开革新开拓。

  改革岂止在小岗,在广袤的乡野大地。

  乡村振兴,生生不息的力量源自改革。

  本报记者 汪秋萍

  汪秋萍(右)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采访。 (小岗村村委会供图)

  用心执笔书写乡村振兴

  2024年,我的脚步跨越了山西、广西、江苏、河北等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在这场超越3000公里的长途跋涉中,亲身感受着乡村发展的脉动。

  一路走来,我听过乡镇党委书记讲述成绩时的爽朗笑声,也看到过村党支部书记边说边流泪的场景。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诉说着乡村振兴路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奋斗——有些地方医保费征收难,有些到村任职选调生融入难,有些乡村产业发展难……一个个棘手难题的背后,都真实反映了乡村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也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用心执笔的信念,催促着我在一个个深夜,和着键盘的敲击声,用心记录乡村振兴下的中国故事。我想,这不仅是对记者使命的一份坚守,更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几分期许。

  本报记者 车婧

  车婧(左)采访河北唐山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景明。邓福均 摄

  在村里“抓活鱼”

  遇到一个好的采访对象,是记者的幸运,也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相互成全。2024年11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采访,就意外遇到了这样一位采访对象——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焦宪。在村里的猪舍中、在柚子树下、在长满各种多肉植物的庭院里……他热情洋溢地讲着彭家沟村19年来怎么从一贫如洗走到如今年产值破亿元。他娓娓道来,有故事、有细节、有情节、有数据。将他的讲述整理出来,就是一篇有立意又可读的人物报道。就这样,我们临时决定,写他带领山窝窝里的彭家沟村脱贫、振兴又奔向共同富裕的故事。

  2024这一年,收获的不止这样一个采访体验。在苏州、长沙参加组织部门的培训班,我们白天上课、晚上采访、夜里赶稿,嚼着辣到哭的夜宵围着电脑一起改材料;在湖南、湖北、山东、江苏几十个村头,我们“看见”了奔向共同富裕的列车飞驰在广袤田野……

  波澜壮阔的时代,有幸有笔,写下大时代小故事;幸而有笔,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本报记者 朱秀霞

  朱秀霞(左)在江苏无锡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采访。

  新年快乐,村里的兄弟姐妹

  2024年,带着一支探问的笔,我走过贵州、山西、西藏、新疆等地的乡村,我的脚步轻盈,我的脚步稳健。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作为记者,我得以深入这些省份和自治区的腹地见证并记录乡村的日新,感觉有幸、荣幸、确幸。同我交流的不少村干部、选调生,我在他们的眼睛里、在他们的身上看到光,这一道道光照亮了他们脚下的大地。

  贵州很多深山里的乡村现在有了高速出口,仰头可见高耸的红色大桥跨越巨大的山涧,一批批农产品从这里走向城市的饭桌。山西的煤镇煤村也正在努力转型,荒滩变成了儿童游乐场,新崛起的旅游业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资源产业。在西藏与新疆的高原与边疆地区,乡村干部站在民族团结的最前线,努力把雪山、草地、戈壁、荒漠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来年,我还要去看去听去见证这些乡村的新发展。

  新年快乐,我村里的兄弟姐妹!

  本报记者 周静文

  周静文(左)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采访。

  走下去记录动人故事

  回顾过去的一年,5月去陕西宝鸡的采访经历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次“特种兵式”采访,我用3天时间走访了10个村庄。在金台区,一位老人家笑着告诉我,以前村道泥泞不堪,现在修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还安装了路灯,晚上出门找老伙伴唠嗑再也不用担心了。在千阳县,一位苹果种植户满怀憧憬地说,他们村在村党支部主导下引进了优质苹果品种,还请来了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大家种植,一年下来预计能增收几万元。在西秦刺绣第一村闫家村,绣娘们飞针走线绣出了生活好光景,一位60多岁的绣娘自豪地说,就算一天只绣一个香囊,一个月也能给自己挣不少零花钱。

  一张张淳朴笑脸背后,我看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他们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而我将一直努力奔走,记录这些来自乡村的好消息和动人故事。

  本报记者 许露露

  许露露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崔家头镇四位一体奶山羊高效养殖示范场采访。

  跑起来就会有风

  不必等风来,跑起来就会有风。过去的一年,我跋涉祖国大地,在山川湖海中穿梭,在乡野大地中行进,采写了100余篇沾露珠、带泥土的稿件,用一支笔记录乡村正在发生的变化。

  2024年初,我从新春走基层开始,在山东兰陵的古村探访非遗民俗,看14岁的领狮人张梦瑶传承国家级非遗“天塔狮舞”。年末,我的采访工作在乡村烟火中结尾,在江苏南京的佘村品味“村咖”潮流,看35岁的咖啡师时晓辉在“路边边书咖”制作咖啡拉花。

  过去的一年,从江苏到山东,从东北平原到云贵高原,38个县(市、区)的81个行政村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与乡村干部行走于村头巷陌、田间地头,与组工干部埋首于案头调研、业务交流,看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情怀与担当,看到了到村任职选调生的“蹲苗”和“拔节”。

  只有贴近地皮,才能看见草根,只有走进乡村,才能捕到更多的“活鱼”。2025年,惟愿自己拿起手中的笔,跑起来、沐春风、听乡声。

  本报记者 倪怀成

  倪怀成(右二)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玉湖村采访。 吕正羽 摄

  在乡村遇见热烈

  去年4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我采访了一位乡村创客——石榴。初见石榴,她一袭麻布长裙、两股长麻花辫,周身散发着满满的松弛感。1993年出生的石榴是一名教师,最初是作为志愿者来到马郢村,策划了“青春赋能”志愿活动,在城市里招募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共同把废弃的乡村小学改造成青年旅社。在与马郢村一次次深度接触中,石榴彻底爱上了这里。于是,她卖掉合肥的房子,成为马郢村的新村民,并结识了志同道合的爱人,结婚、创业……她说:“我好喜欢我的人生啊!”

  这一年,在广袤乡村,我见过很多这样热烈的生命、听过许多振奋人心的奋斗故事,他们用个体的拼搏,创造着时代的精彩,而我用有温度的笔触和镜头为他们“摇旗呐喊”。2025年,我们再相遇!

  本报记者 刘琼

  刘琼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拍摄。汪秋萍 摄

  在对话中照见自我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我成为乡村干部报社记者的第五年。2024这一年,我也依然奔走在乡村沃野,与扎根在此的乡村干部们保持对话,记录他们奋力奔跑的姿态。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耄耋之年仍坚守在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的吴金印。

  吴书记是老典型,成就高、威望大。采访前,我的心理压力很大。采访那天,吴书记一看到我,老远就伸出了手,一边说着“远道而来,辛苦了”,一边紧紧握住了我的手。我的不安瞬间就被抚平。尽管吴书记的日程表满满当当,但整个采访他都有问必答,慢条斯理地分享自己的故事。通过采访,我看到了他的谦逊与朴实、他的坚韧与远见,也明白了唐庄镇之所以能“后来者居上”的原因。

  与榜样近距离接触与对话,让我心生感动与敬佩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如何无愧于自己的职业使命?又如何不虚度自己的有限生命?我想,既要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赤诚,也要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自觉,还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

  本报记者 刘凤双

  刘凤双(左)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采访。 聂伟 摄

  最幸运的是“一直在路上”

  心怀国之大者,跋涉祖国大地,是乡村干部报社对每一位记者的要求,也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岁末回首,“幸运”是我一整年的关键词。

  这一年,在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的现代农业示范田里,我有幸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徐淙祥一起蹲在田埂上,寻找那株被他“种”上神舟十号的小麦。

  在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连绵的群山间,我有幸与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同走在古色古香的苗家吊脚楼间,听他说十八洞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与经验,是怎么样从十八洞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开口二村,我同样有幸,看到了在乡村干部报的牵线下,将黑皮鸡枞菌发展成产业的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光明村,是怎么一步步将一株小小的蘑菇打造成“家门口致富仓”项目,甚至成为了上海市金山区与河北省雄安新区达成跨区域党建联建合作的桥梁。

  作为一名记者,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能够一直在路上。在路上,我记录下了许多乡村干部们,记录下他们是如何在解决村里各种疑难杂症、民生关切的摸爬滚打中,又如何在与党员群众的朝夕共处与走村串户中,爬坡过坎、敦厚情怀。小村庄里有大舞台,小我中有大我。

  本报记者 华贤东

  华贤东(左一)在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永联村采访。

  脚踏乡土,在沃野里看“丰”景

  2024年,我入职乡村干部报,开始了在祖国乡村大地的跋涉,成为远行者、记录者、书写者,见证着一声声乡音、一亩亩产业田、一张张生动而幸福的笑脸,共同拼出乡村振兴的组图。

  石头垒起的玉龙雪山下的小村庄里,纳西族老人牵着马为家乡旅游发展热情待客;满是风沙石窠的金沙江干热河谷中,新农人在自动化数字滴灌大棚中为小蓝莓大产业精心布局;震后重建的深山北川古老羌寨中,认真细致的绣娘们用一针一线,将千年羌寨古朴浓郁的文化呈现在羌绣绣布上……

  那些在不同地貌上辛勤劳作、守护传统、传承文化的人们,眼里希望的光芒越来越盛,对家园乡土的依恋热爱越来越深。那些忙碌在村头寨尾、田间路旁的乡村干部,事无巨细,胸怀着为乡村振兴甘为孺子牛的情意。

  从采访簿到新闻纸,身躬行、笔逐意、再启程。

  本报记者 周晶

  手机扫码分享链接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