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各地乡村干部热议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025-02-28 09:2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儒阳村,农机在田间犁地,白鹭低空而飞。(新华社发)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后,广大乡村干部备受鼓舞,认为文件传递出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纷纷表示将结合各地实际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改革破题,

  激发土地产生更多效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茶庵街道前陈营村绿意萌发,一片欣欣向荣。接通记者电话时,前陈营村党支部书记秦运喜正在田里忙活着,听筒中传来机器嗡嗡声。他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他对此感触很深,这与前陈营村以“小田并大田”实现“碎地生金”的实践相关。

  前陈营村以“小田并大田”为突破口,流转了2536亩土地,在引入种植大户到村发展的同时,村里也引导有种田意愿的农民扩大规模。前陈营村为他们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协调电力、灌溉等难题,让引入的大户安心,让本地“小大户”放心。“小田并大田”让土地“活起来”、产业“旺起来”、百姓“富起来”。秦运喜介绍,前陈营村实现了统一种植、管理,亩均成本降低20%,粮食产量增长15%,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就近务工、创业,户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

  地处长江下游的产粮大省安徽各地也用改革的举措打破零散田块,打造高标准农田。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周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束小豹介绍,周桥村建成4100亩“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油麦轮作、稻麦轮作,周桥村季季都有了好“丰”景。油菜种植大户王进笑着说:“我承包了200亩农田,大型农业机械进出方便,种植综合成本也下降了,现在每亩地能比之前多赚近100元!”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传递出强烈的改革信号。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同时,也要求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上海市崇明区庙镇永乐村与东方国际集团合作的“东方G20花岛宿集”民宿项目,正是这一政策的生动实践。

  “东方G20花岛宿集”民宿项目通过盘活村内闲置农宅,打造以G20国家亚洲六国为主题的民宿集群,花岛宿集每年以6%资金收益率回报永乐村,同时每年为永乐村带来100多人次的就业机会。村民朱建民把房子租出去改造成民宿,他应聘做保洁和绿化,一年收入10万元。永乐村党总支书记吴徐介绍,未来还将引入智慧管理系统,推动民宿品牌化、连锁化,随着更多社会资本在政策框架内涌入乡村,一幅“宅基地增值、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科技为先,

  农业牵手新质生产力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郭家店镇青堆子村的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卫星遥感技术将土地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清晰展现于智慧大屏,为农事决策装上“千里眼”。“根据地块具体数据分析,我们跟合作社的农户们再有针对性地安排无人机飞防作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介绍。

  100多公里外的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的众一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农机库房内,装备定位系统的播种机、日耕百顷的无人植保机、物联网与北斗导航驱动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多功能联合收割机整齐列阵,全村600公顷农田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黑土地上,政策红利与基层干部服务双轮驱动,让“藏粮于技”落地有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突破方向和着力点。从东北黑土地到齐鲁大地,再到江南水乡,一幅科技兴农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当黑土地拥抱机械化时,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兴隆街道兴隆一村则用“智慧方舱”书写了另一种突围。面对土地稀缺难题,村“两委”引进智慧方舱金耳种植产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调控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实现“占地少、产量高、全年产”的重大突破。“数字技术补齐了土地短板,更带来了产业链延伸!”兴隆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侯忠江表示,现在正推动金耳酱、金耳罐头等加工链同步研发,让智慧农业从生产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回迁村发展注入“数智动能”。

  从北国到江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浪潮澎湃不息。无人机施肥打药、病虫害物联网监测、北斗导航激光平地……春耕备耕时节,江苏大地上,一个个颇具科技感的农业设备“驰骋”沃野,一派现代化农业景象扑面而来。生物育种加速良种选育、AI(人工智能)代替人工“照料”农作物、智慧农业云平台田间监测愈加精准……江苏各个农业科研团队实验室里,“未来农业”的模样轮廓渐显。

  慎终如始,

  脱贫之后走上共富路

  春日的骆驼湾村,青砖灰瓦民宿错落有致,食用菌大棚里菌棒整齐排列……作为河北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窗口”,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围绕防返贫监测、产业帮扶、资产盘活打出组合拳,让脱贫成果更稳固。

  龙泉关镇组织委员邓杰介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龙泉关镇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目标,构建起立体化防返贫监测体系,全镇已识别监测对象280户,全部落实帮扶政策。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村民老张因突发重病被纳入监测,通过医疗救助、公益岗位安置,家庭收入稳定在预警线以上。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脱贫地区主攻产业升级,“土特产”里蕴藏着共富的希望。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界岭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形成了佛田贡米、笔峰洞菜籽油、百花土蜂蜜、林养鸡这“界岭四宝”。“中央一号文件极大增强了我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界岭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康由衷地说,“今年我们计划通过村企共建扩大林养鸡养殖规模。”此外,界岭村在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宜昌产投集团、市港航中心等单位的帮扶下,建成了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烘干房,不仅可以对黄花菜、辣椒等农产品进行烘干处理,还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难题。

  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顾瑞利也表示,骆驼湾村和山那边的北水峪村“跨村联建”,骆驼湾村输出菌种、技术、销售渠道,北水峪村提供土地,18座现代化的菌菇大棚拔地而起,带动两个村的脱贫户一起种香菇,很多人第一茬就能卖3万元。

  不少基层干部认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其中重要一环是要让这些刚刚脱贫的人群具有就业的能力和机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官井湖社区的就业帮扶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着赶制开年订单。这里是麻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社区,自从有了电子元件等帮扶车间,解决了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这个最大的难题。社区居民龙见丽说:“我们工资比较稳定,每月2000元到3000元,又能照顾孩子,还能补贴家用,我觉得是最好的事。”

  乡村善理,

  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黑龙江省漠河市有中国“北极”之称,北极镇地处漠河市北部。近年来,北极镇在依托“神州北极”的地域特点发展“最北”旅游兴边富民的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对于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意义深远,也为我们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提供了方向。”漠河市委常委、北极镇党委书记文竹介绍,“镇党委在下辖的北极村、北红村、洛古河村实行‘1名党员+10户村民’联防机制,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骨干和护边员全天候巡边护边。同时,我们注重全方位化解矛盾纠纷,北极旅游纠纷‘排调管’化解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北红村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对此,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封志伟深有感触。“会议少了,报表少了,我们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

  近年来,白沙镇不断强化正向激励,优化考核机制,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度融入干部监督管理各环节各方面,今年还专门出台了《白沙镇一般干部平时考核方案》,确保减负不减责,服务更增效。“现在会风有了明显改善,主打务实管用、解决问题。我们还清退了各类不必要或者不常用的微信群8个,QQ群2个。”封志伟说,村干部们不用整天被杂事缠身,能抽出空来走家串户,跟乡亲们唠唠嗑,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乡村治理不仅需要制度保障,还需要良好的风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

  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为树立文明新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去年10月,村民张大爷为儿子举办婚礼。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知道后上门做工作,建议简办婚礼。“起初我们也有顾虑,怕简办婚礼会显得寒酸。”张大爷坦言,但红白理事会算了一笔账,按照新规办,不仅能省下好几万块钱,还能避免铺张浪费。经过反复沟通,张大爷一家最终决定响应号召,将婚宴控制在15桌以内,礼金金额不超过200元。婚礼当天,村内文艺志愿服务队还为新婚夫妇表演了节目,增添了喜庆氛围。这场婚礼既节俭又热闹,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周静文 许露露 马燕 林华维 倪怀成 周妍 刘琼 华贤东 尹丹丹 刘凤双 周晶 俞玺勍

  通讯员 杨志浩 何湖 黑梦阳 邓杰 刘斐 罗文刚 贾伟光 邵嘉奇 汪永先

  实习生 施羽轩

  >>>点击查看: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责编:施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