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淞) 近日,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采取创新举措,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方式,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班子建设方面,龙山区采取了择优选配策略,制定了《全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规范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程序,并特别设置了《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流程图》,严把选任资格条件。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任前联审制度,将联审范围扩大,坚决将不符合条件人选排除在外。实施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建立结对帮带、跟班锻炼、政治激励三项机制,帮助112名后备力量积累经验、拓宽思路。
在培训方面,龙山区推行“常态培训+研讨交流”的培养模式,依托乡镇青年农民业余党校创建2处农村实用人才学校,由行业领头人、“田秀才”等32人组成区级师资库,统一设置政治、理论等“5门课程”,开设政治思想建设、农村法律法规、作物生产技术“7大类专业”,打造永治村百亩种植大棚等5个现场教学点,构建常态化培训体系。
在精细管理方面,龙山区下发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的实施细则》,细化12项入档内容,规范村党组织书记人事档案。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评估考评体系,结合年度考核、述职评议,每半年进行1次调研摸排,年底进行赋分排名,按“优秀”等次不高于30%比例确定考核等次,存入个人人事档案,作为评先树优表彰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