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 | 青山依旧在,似是故人来
2025-02-28 10:4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兰丽晟(右)帮助群众采收茯苓。 (龙塘村村委会供图)

  故乡,如母亲一般呵护我长大,在她明媚的青山和潺潺的溪流里,我收获了快乐与温柔。故乡,如父亲一般教育我成长,在他厚重的土地和忙碌的人群里,我学会了责任与坚强。

  我的故乡在贵州省瓮安县江界河镇龙塘村,当年我背上行囊走出大山求学,故乡只留下了一片梦中的影子。2023年,我怀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回到生我养我的龙塘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开启了我对乡愁的续写与乡村振兴的追寻。

  青山依旧在,似是故人来。刚踏入龙塘村,那连绵不绝的青山便映入眼帘,山谷间呼啸的风,瞬间勾起了我往昔的回忆。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连绵的青山、湛蓝的天空、芬芳的泥土,还有潺潺的溪流、盈野的绿意、飘香的瓜果、鸡鸣狗吠的声音,梦中的场景与现实一一重合。龙塘村有871户人家,每到一家,他们都会热情地邀请我进屋,朴实地与我交流,我们谈庄稼生产、聊儿女成长、聊喜怒哀乐。当时我就想:对,就是这个味。怀着这份归家的放松,我很快就融入了到村任职生活。

  青山水迢迢,征程路漫漫。我发现龙塘村空心化严重,乡村经济难以振兴。于是,我利用选调生调研经费,前往贵定县、龙里县、福泉市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广大村民讨论分析。结合龙塘村丰厚的林地资源和地理优势,我们商议打算依托“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联结模式,动员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返乡人员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牧草的规模化种植。如今,这些产业已种植了2000多亩。

  青山变金山,立根不动摇。这一年多以来,我在村“两委”指导下,倾力申报项目资金,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共修建水井2个、蓄水池6个、产业路10公里,还修缮了1个山塘和3公里灌溉沟渠。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龙塘村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我结识了外出务工党员陈小进,此后我多次到他家商量,他也表示今年留在村里发展茯苓种植。我们帮助他争取到林下经济发展项目资金40万元,同时协调了上千亩国储林作为种植基地。截至目前,他种的茯苓已达1200多亩,收益达8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40多人增收10多万元。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支部,关键在人。我主动联系农技专家到村指导,组织群众参加网络直播营销等培训班,大力推行“产业+旅游”模式,全村水果产业收益在2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7%。 兰丽晟

责编:施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