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蔺,头往这边靠一点。”我点点头,赶紧扭头偷偷抹去眼泪。我知道和驻村工作组的领导合影留念应该是微笑的,应该是高兴的,可留影后他们就要走了,我就是舍不得。
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张家口市委组织部驻暖泉镇西太平庄村工作组基层建设年活动圆满完成帮扶任务。12月3日在暖泉镇西太平庄村召开座谈会后就要离开了。一晃眼十个月过去,我还清晰地记得2月9日驻村工作组的同志晚上九点拎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来到村子的场景,他们二话没说直接和镇上包村干部和两委班子开了将近两小时的座谈会,结束时已是晚上十一点钟。看着还没准备好的床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工作组长笑着说:“我们是来驻村的老同志,不是添麻烦的,是来帮扶的,俺们啥都带了,你们就放心吧。”
第二天一大早,天空飘着小雪,工作组同志和两委班子开了个小会。“要帮扶就必须真正了解百姓现在是什么情况、想发展成什么样子,再汇集总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我们分成三组,工作组和两委班子成员同时对村子472户进行走访,记下每户的具体情况,特殊情况的做重点标记。当时,组长有关节炎,但是他和我们一起走完每一户,回来后腿都肿成面包了,看得大伙的心都疼。
村委会的办公用房只有三间瓦房,其余都是危房,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有时候村里来个检查的女领导,还得带到农户家里解决。村里开个会就是召集大伙在院子里说事。工作组的同志看到这情况,迅速联系住建局等部门争取资金帮扶,5月末,一排崭新的房屋亮在大家眼前,并新建和改扩建了党员活动室和文体广场,竣工剪彩的那天,全村百姓都来了,敲锣打鼓开心得不得了,老村书记哭了,他紧紧握住工作组组长的手说:“太难了,真是太难了!这是我们村天大的喜事。”
我们村子位于蔚县最西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村子,富余劳动力多。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不高,这些都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工作组的同志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调结构促增收,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针对我们村子自身的特点,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优质烟叶、旱作中药材、高效果林产业,领跑农民尽快脱贫致富。采取集体投入、承包经营的模式,新建20个日光多功能大棚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新打机井3眼,铺设节水管网及配套设施,新增水浇地;争取千亩烟叶种植示范基地项目,通过“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引进资金新建烟叶育苗中心和示范烟田。开发千亩药材种植基地,在1300亩退耕还林地采取杏药间作的方式,示范种植黄芩、子母等中草药;引进山西牧神科技有限公司,统一收购并提取万寿菊中的叶黄素和黄素脂肪酸酯。邀请县药材公司、杏扁公司专家到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大讲堂”活动,对杏扁树嫁接,黄芹、子母种植进行专题讲座和示范;新建“农家书屋”并配备电脑1套,购置书柜4个,增加农业种植技术、法律法规等各类学习书籍1000余册……
十个月,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建设,变化的不仅是村容村貌更是精神面貌。从驻村工作组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重视,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在农村开展工作更加充满信心,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要让百姓增产增收,就要找到制约发展的突破口,在土地上做文章,探寻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让种植成为一种富民的职业。
驻村工作组走了,他们的根留在了这里,情留在了这里,而且帮扶之路依然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