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书记,带头还得带富
2024-11-22 08:4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孔庆范(左)和村民一起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同发村村委会供图)

孔庆范主持村里的活动。(同发村村委会供图)

  同发村不小,有800多户人家,近3000口人。

  同发村很大,大到承载了孔庆范一辈子的奋斗。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的秋天沃野流金。9月26日上午,阳光明媚,记者来到同乐镇同发村蹲点采访。

  车拐上进村的水泥路,田园风情扑面而来:村道宽敞洁净,路旁花红树绿,黄房子红屋顶映衬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充满生机的油画。

  当天恰逢全省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走进同发村调研,村委会前摆了一溜长桌,展示本村特色农产品:土蜂蜜、菇娘果、笨榨豆油……几十位年轻的村干部热热闹闹地挤在桌前四处张望,比起这些农产品,他们更好奇的是同发村的“明星书记”孔庆范。

  在这片黑土地上,57岁的孔庆范称得上一个传奇:1995年他走马上任时的同发村,人居环境差,干群关系紧张,村集体负债12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在全县垫底;眼前的同发村,村美民富,村集体经济积累近17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3万元,村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1年他本人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让同发村由乱转治的关键人物老孔,此时就站在人群里,几个年轻人认出他,呼啦围上去:“孔书记好!”又纷纷化身“记者”:“您觉得当村书记最重要的是什么?”“您是怎么找准村里的产业的?”……

  老孔笑着一一握手,手劲儿很大。他有一张质朴的黑脸膛,说话也朴实:“当村书记啊,第一重要的就是要带头!”

  29年前,27岁的孔庆范把修路作为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没想到,火苗还没烧起来,就被村民一盆冷水给泼灭了。

  “各家各户,明天起往路面拉沙石,咱村修新路!”那一天,孔庆范通过大喇叭向全村发出动员令。没承想,第二天一早,村委会大门推不开了,被沙石堵得严严实实。这还没完,当他狼狈地从窗户翻出去,几名村民就等在外头,梗着脖子怼他:“这些累活杂活凭啥总让咱平头百姓干?村干部咋不干?”

  “您当时咋回的?”记者追问。

  “我呀,我嘴上回‘那你们也不能把沙石堵在这儿’,心里却觉得人家说的在理!”

  觉得在理就得去办。孔庆范当夜就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布“明天起,我带头拉沙石,所有村屯干部也一样,希望所有党员也带起头来!”

  “起初来推车的只有党员和干部,慢慢地,我们身后的村民越跟越多,大家齐心协力,不到3天,3000多米的沙石路就铺好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孔眯着眼笑。

  自打那以后,凡事村干部、党员带头干,成为同发村雷打不动的“村规”。靠这条村规,孔庆范带着大家花了近两年时间,把全村的路渠修了个遍。村里孩子上学原本要过一条河,没有桥,他带头背水泥管,蹚水修起一座桥;村里装太阳能路灯,他自己带着村民组装,拉电线、拧螺丝……

  村主任助理王春蕾是去年5月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也是老孔的“迷妹”。全省到村任职大学生代表们来村里,她负责接待,也是活动主持人,当天本该是她的主场,可拿着话筒,她三句话不离“我们孔书记”。

  “在村工作一年多,你收获了什么?”

  “我从孔书记身上,学到了脚踏实地地干事。”

  “你印象最深的事是?”

  “我印象最深的是,不管是田里的活计,还是咱村挖井填沟,孔书记肯定到场,县里市里来检查工作,孔书记经常穿着下地干活的胶靴就去汇报了。”末了还加个反问句:“你说,像这样踏踏实实、朴实能干的书记能不得老百姓喜欢么?”

  不只是王春蕾。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提到孔庆范,人人都竖大拇指,不但夸他凡事亲力亲为,还夸他能带着乡亲们奔富路。

  村干部宇英强说:“老孔一心为村为民,这么多年带领村班子研究最多的事就是如何带大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孔书记抠门是真抠门,这些年啥事都自己上,给村集体省下多少钱谁也数不清。但我们就喜欢他这点,他算的是集体增收的大账。”村民徐东生乐呵呵地说。

  从他们口中,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老孔刚当上村书记那会儿,村里有4700亩荒山,谁捡着谁白种,私垦私占成风,这些都该是村集体的资产,他下决心要收回来。

  风声传出去,他老丈人第一个反对。老丈人自家开荒400多亩地,女婿上门做工作,去一次挨一次骂,“你胳膊肘往外拐,当书记先拿我开刀!”

  那天傍晚,孔庆范拎着一瓶酒、一盒熏酱,带着妻子再一次走进老丈人家,杯酒下肚,他开门见山:“爸,一个女婿半个儿,您不支持我谁支持我?”

  老丈人眼泪掉下来,“家里这条件,我不整点地,日子咋过?”“有我在,您的晚年尽管放心。”老丈人终于点了头,当晚就在清收协议上签了字。

  见老孔从自家人“下手”,村民们知道村里这趟是“动了真格”,几千亩地顺利收回。如今这片山地种上了樟子松等优质木材,与村民实行按股分红,村集体年分红6万元。“林木估价达到1300多万元,再过两年多就到了采伐期,可为村集体增收1000多万元,咱村相当于开了间‘绿色银行’。”提到这片曾经的荒山、现在的金山,乡亲们笑得合不拢嘴。

  回到村委会,老孔递过来一把菇娘果:“尝尝,咱村的菇娘甜不甜?”

  菇娘果,东北秋冬季节的“国民水果”,金灿灿、圆溜溜,一口下去舌尖像爆开一口蜜。

  种菇娘果,是老孔新琢磨的“来钱道儿”,“现在村里老龄化比较严重,劳动力偏弱,我们根据这种情况,以带动劳动力就业为目的,投资50余万元,在南城张屯打造了120亩的菇娘种植基地,今年产量28万斤,村集体增收12万元,还解决了50多人的就业。”

  说起村里的致富项目,老孔兴致勃勃:“这些年,我们返租倒包农民土地,种过药材、搞过生产资料代购、成立农机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每年村集体都有近百万元收入,村民收入也高了。但我们不安于现状、不盯着土地刨食,建起了笨榨豆油厂、养蜂基地。最近,我正在研究电商、正在干风情民宿。也有人劝我,村里钱够用了,干点熟悉的种植养殖得了。我不这么想,要实现乡村振兴,我还有很多事要干。”

  离开同发村的时候彩霞满天,夕阳渐渐没入无边稻浪之中。同发村在车后视镜中渐渐变小,老孔的那句话却在记者耳边越来越响亮,“要想让群众说好,村干部就得带头、得让群众过得好。”

  本报记者 许露露

  通讯员 孙宇 刘晓伟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