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嘱托 田野上的国之大者”系列⑩ | 激活人才“新引擎” 释放发展“新动能”
2024-11-01 08:3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民宿管家赵倩(左一)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社区为游客介绍民宿情况。 (新华社发)

  【关键词】 人才

  殷殷嘱托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留住人。

  深秋时节,扎根农村的“老把式”“新农人”们依旧忙得热火朝天。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日,记者“兵分多路”在基层走访时看到,由乡村干部、本土人才及返乡创业大学生等构成的人才队伍,在广袤田野上“各显神通”,共同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

  “领头雁”:服务群众、发展产业“两手抓”

  “榜单一发布,落后村的书记就跑到办公室找我,说得想办法改进工作上‘红榜’……”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党家街道发布村级工作“红黑榜”,“黑榜有名”的村书记们坐不住了,纷纷来找玉符泉源联合党委书记李光麦“寻医问药”。“红黑榜”是市中区委组织部的一项制度探索,将村干部履职与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将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10项重点工作纳入村干部评价清单。

  将职责细化到人、量化到事。谈及制度探索的初衷,市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恒路颇有心得,他认为考核是手段而非目的,要以考增能、以评促优。“过去,对好村强村关注得多,对那些底子薄、基础差的村,精力投入和指导支持存在不足。”朱恒路说,通过建立村级“红黑榜”激励机制,变过去的抓点带面为抓人带事、整体提升,村干部在“赛马”路上发力争做标杆、上“红榜”。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干部不仅要有冲劲、有干劲,更要有思路、有能力。为此,浙江省景宁县以乡村干部技能培训为着力点,因地制宜梳理“技能清单”105项,构建了1个县级技能培训中心、3个实训基地、N个强技共富学堂的技能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村干部技能培训、技术比拼。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职业能力规范考核、技能竞赛等,该县助力1057名乡村干部拿到相关技能证明证书。

  “在辣椒采摘初期,要防止青枯病、白斑病出现,到了盛果期,则要特别关注病虫害……”在景宁县大地乡强技共富学堂,特邀农技专家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指导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户养护高辣度辣椒。大地乡党委书记严益贵介绍,去年乡里引进400亩高辣度辣椒,今年扩大种植40万株800亩辣椒后,同步开设“种、护、采、销”系列培训,全流程提供更专业、更细致的技能指导。

  培训乡村干部队伍,进而为乡村振兴赋能,早已成为各地组织部门的共识。重庆市黔江区委组织部采用多种方式,重点了解村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工作堵点,形成“培训需求、能力短板”两张清单,针对性设置“基础课”“政策课”“创新课”。同时,该区还打造4条现场培训路线、24个现场教学点,对乡村干部开展沉浸式培训。截至目前,该区已全覆盖轮训22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866名专职干部、215名村本土人才。

  “田秀才”: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码”

  “庄稼一天一个样,一天不来瞅瞅,就放心不下。”今年62岁的王建国,是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丰民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粮“老把式”,40多年来,他始终保持每天下地的习惯。说起种粮“秘诀”,王建国将其概括为“良种+良法”。因此,他还在曹镇街开了一家农资店,“只有自己实践了、掌握了农资的脾性,才能在实际管理中规避问题,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俺推广起来也能理直气壮。”

  王建国对于土地的感情与坚守,也影响带动了一批年轻人。他的儿子王伟伟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追随父亲的脚步从事农技推广。听说曹镇乡银王村村民王春灵打算回乡建家庭农场,王建国父子主动与他对接,从土地流转到种、管、收开展全方位帮扶。得益于此,王春灵的家庭农场当年就实现盈利,王春灵本人也从“农业小白”成长为经验丰富的“田秀才”。近年来,王建国帮扶培育的“土专家”“田秀才”共有20多名。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长为“田秀才”,他们或推广良种良法,或发展现代农业,用先进的科技与理念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加码”。

  “这是穗行圃地块,播新引进的小麦品种,行距、株距提前测定好……”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祥麟博士农场千亩方田里,农场负责人、河北武遂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锐雪和技术人员正在筹划播种冬小麦。今年40岁的刘锐雪2017年回家成立农业合作社,种植大田作物、发展设施农业。听到刘锐雪在讲“种粮经”,周边地里忙碌的几位农民围拢过来,“我家种了3亩优质麦,产量全村拔尖,收获后就被面粉厂高价买走”“锐雪帮助供种子、教技术、寻销路,今年四邻都要跟着种……”

  与此同时,在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固安科普试验示范田,总经理杨春华正忙着组织冬小麦新品种的中试和示范。“这次新品种经过了多次测试和改良,今年的冬小麦亩产量预计会有新突破。”杨春华信心十足。一直以来,杨春华在县委、县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助力之下,坚持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在固安县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无人机作业,实现县域内65万亩耕地植保无人机作业“全覆盖”。

  “新生代”:让美丽乡村变“美丽经济”

  “选择成为一名乡村CEO,其实是被广州从化一位乡村CEO的故事打动的,越来越好的乡村让我心生向往,于是报名参加了崖门镇的公开招聘。”来自广州的余进东,开办过公司,当过电视台主持人,进修过导演……如今,他选择来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担任乡村CEO。这是余进东人生又一次“反方向”冒险。

  余进东到岗没多久,就碰上崖门甜水萝卜上市,他使出“十八般武艺”,参与发布会、拍摄制作视频、量身定做包装、组织线下展销等,助力甜水萝卜每公斤上涨两三元,销售总额同比翻番。如今,余进东一手运营的乡村振兴新媒体助农视频号“东哥乡遇”播放量已超百万。他说:“乡村CEO的工作成就感是在大城市体会不到的,希望我的经历能带动更多城市人才回到乡村。”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日新月异的乡村涌现出许多新业态,乡村CEO、职业经理人、文旅推荐官、民宿管家等新职业应运而生,让年轻一代看到更多发展可能性。同样,他们的到来也让乡村焕发新生机,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这几天,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石林村的柑橘进入挂果转色的关键期,石林村党支部副书记、职业经理人吕相蕾忙着查看柑橘挂果成长情况。2017年底,吕相蕾返回家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红美人”柑橘产业。2021年,习水县实施“一村一名职业经理人”工程,吕相蕾被选为石林村职业经理人,利用专业、技术和经验优势,帮助石林村围绕柑橘产业打造“一村一特”,让许多村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山水如画,随着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开起了民宿、渔家乐。作为文旅推荐官,返乡大学生、渔业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治霖也越来越忙,他努力学习赫哲语、唱赫哲歌,研究赫哲族的历史和渔猎技艺,把村里的美好之处介绍给游客。2023年,街津口赫哲族乡打造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李治霖主动对接非遗传承人到传习所授课,成了培育传承人的摇篮。

  “我到这边两年多,很喜欢这份工作,也在这份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走进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昊然山居民宿,原木材质彰显满满复古味。今年30岁的赵珊是这里的民宿管家,她告诉记者,一个合格的民宿管家需要精通“十八般武艺”。“我们会根据客人的偏好定制旅游方案,我还接管了民宿社交账号的运营工作,制作图文、拍视频,扩大村庄知名度。”不仅如此,赵珊还在民宿中开辟出非遗文化空间,展出剪纸、拓印等非遗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宁夏历史文化,也为产品销售、助农增收出力。”

  投资8000万元,拥有10栋江淮民居建筑风格的院落……两年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宿”急需运营管理人才,看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IP背后巨大潜力,韩正亮毅然转身成为“开荒者”。预约咨询、接待服务、需求响应、路线定制、宣传讲解,回村后,韩正亮带着团队忙得不亦乐乎,目前正在打造复古风的慢节奏生活项目,以提升民宿区配套设施的吸引力。“10人的预约团队马上到,导游就位!”对讲机里传出“指令”,韩正亮立即投入工作中。

  本报记者 刘凤双 许露露 倪怀成 俞玺勍 周静文 尹丹丹 周妍 马燕 刘琼

  通讯员 冉为 王毛生 孙维焓 陈艺锋 区梓琼 朱彤彤 刘珂旋 左安东 钟航 刘旭航 李晓东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