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解锁”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2024-06-27 16:4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感受久违的乡土人情,与亲朋好友围炉煮茶,在山水诗词中漫步踏歌……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使得周边游、县域游成为人们的“更优选项”。福建省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福地富岭·匡山寻隐”乡村旅游新名片,近3年来,全镇旅游产业总产值达500万元,游客接待3万人次、营收100万元。

  高坊村。富岭镇党委供图

  文旅融合吃上“生态饭”

  初夏时节,走进匡山腹地的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依山而建的小村庄干净整洁,炊烟袅袅,古朴山村风貌与传统生活形态吸引了众多游人来此,逃离城市喧嚣,体验“隐士”幽情。

  双同村境内生态环境优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元末明初章溢、刘基、宋濂、叶琛等曾隐居匡山,留下许多名篇。近年来,该村获得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等8个国家级荣誉。

  “这些年,我们‘原乡人’靠着乡村旅游和‘土特产’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双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仕银说,该村坚持“不砍一棵树,村民也致富”的理念,引导农户把闲置农房改造成森林人家、匡山诗部落等民宿,提供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的火热,也让当地酸枣糕、野蜂蜜等特色产品销售火爆。2023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达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万元以上,同时村集体反哺全体村民,帮助缴纳医保、社保,还给60岁以上的老人按1:1等额配套发放养老金。

  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游客来到双同村,还可漫步“诗词步道”,夜赏“诗词香榧树”,住“匡山诗部落”民宿,体验浦城“中华诗词之乡”的深厚底蕴。看得见的“乡愁”,更让许多艺术家来此作画、摄影。浦城经常性组织开展名家采风创作活动,擦亮“诗画浦城·梦笔生花”的城市名片。

  诗情画意让双同村的乡村旅游大热,更带火了富岭镇的文旅产业。据统计,该镇旅游经营场所每年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创新打造蜂蜡、酸枣糕等体验工坊,助力全镇农户每年创收超1500万元。

  村民一同剥酸枣准备制作酸枣糕。富岭镇党委供图

  打乡情牌迎来“归乡人”

  大水口村位于闽浙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94%,重重叠叠的山脉,曲曲环环的小路,叮叮咚咚的泉水,走入村中,仿佛置身于一处四季常青的“天然氧吧”。

  “以前是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山,一年到头看不到几辆车进来。现在,游人络绎不绝,门口经常排起长龙。”“归乡人”朱继富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他是在沪的企业家,本着对家乡的情怀,他和创业伙伴自2020年开始对大水口村进行旅游开发,打造集休闲、娱乐、运动、住宿等多种体验为一体的“无忧花谷”,渐渐地把家乡的荒山变成了宝地。

  大水口村发挥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珍视“归乡人”,打好“乡情牌”,借力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双回归”工程,引导在外企业家和村集体共同投资建设大水口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当地县域旅游龙头品牌。近年来,大水口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浦城全县43万余人口中,外出经商创业的能人超13万人,涉及超市、酒店、市场租赁等行业,在外出能人聚集的北京、上海、福州和广东等地均成立了商会。富岭镇通过“商会联乡村·牵手促振兴”“回归工程”等形式,引回10余位具有影响力的“归乡人”,投资建设矮化银杏深加工、青白瓷生产、“田园小隐”等项目。同时,借助外出能人渠道和资源,引入专业运营管理人才和团队,发展扩大“新乡人”群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共富工坊兴村“新业态”

  双同村身在匡山“腹地云端”,山脚下的高坊村确实有着云泥之别。

  “以前房子老旧、河道养鸭子、门前杂物乱摆、车辆乱放,看着人家开民宿、吃旅游饭,我们只能干瞪眼。”谈起这几年村子的变化,高坊村村民吴大哥喜上眉梢,“现在村子整洁,路好看,景很美,各家门口都整整齐齐,令人耳目一新。”

  高坊村的村子美了,环境好了,原来的破墙变成了山水壁画,家门口的柴火堆成了美丽庭院。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大家默契自觉地维护了起来,心里头也多了想法:“我们也想要走生态致富路。”可如何补上旅游体验、特色产品等缺项,实打实地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目前我们正在打造房车露营、水上乐园、非遗体验等项目,希望把我们的‘共富工坊’打造成为今夏浦城最‘热’的景点。”外出能人朱继富说,他和乡村振兴公司达成合作,采取“镇乡村振兴公司搭平台+专业团队运营管理+经纪人投资运营+村民增收”的共富模式,共同搭建“返乡创业共富工坊”平台,后续将开展乡村旅游、研学体验、电商直播等多种经营,为高坊村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赚。

  “我们乡村的好东西很多,很多特色产品却难以走出乡村、走进市场,共富工坊的窗口作用,将会进一步带动我们乡村产业发展。”谈起今后的发展前景,朱继富信心满满,“我们把蜂蜜、香榧等农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统一打造品牌,附加值能提高,村民也不愁销路。”

  据悉,为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富岭镇深度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坚持“共规、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治六清五美丽”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乡村风貌。同时,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党建体检”把脉开方,梳理全乡产业规划,并成立镇乡村振兴公司,依托“双领办”工作机制,盘活闲置资源,整合全镇优势农特产品,助推农特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网货化”迈进。该乡先后成功申报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年来,获得上级拨付乡村振兴资金约1.5亿元。

  通讯员 柳浪漫 程张寰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