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新城村辣椒种植基地,农户正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为辣椒施肥浇水,农田内,一根根黑色的胶管整齐地铺在辣椒周围,滋润着辣椒的根部,这是新城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成果。近年来,新城村聚焦“产业强、群众富、乡村美”的目标,按照“支部领路、党员领跑、党群共建、群众收益”的工作思路,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以党建引领聚合力,蹚出了一条产业集聚、农民受益、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新城村温室大棚培育辣椒苗(嘉峪关市委组织部供图)
破局:党建引领示范产生凝聚力
每年开春,新城村村委会都会出现一幅热闹景象。“你家今年土地流转了3块地,全部都是承包地,总面积是15亩,咱们是跟村上签订三年的流转合同,你看看再有什么问题没?没有的话就可以在合同上签字了……”村委会一楼的会议室内,来签土地流转合同的村民络绎不绝,村委会主任李红光一边积极向前来咨询的农户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一边认真核对合同签订手续。
新城村是全镇最早推行“一户一块田”的村庄。2022年12月,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新城村党总支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领全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走访各自联系的农户,了解村情民意,将村民顾虑摸清摸实,将党的政策说清讲透。在党员的示范带领和真诚引导下,8个村民小组的全体村民纷纷把土地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6897亩高标准农田改建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一户一块田”的愿景仅用一年时间就变成了现实。土地整治好了,如何种,怎么种,地租能不能按时支付?如何打消村民的疑虑?新城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庭院会、板凳会,根据各组差异,以“一组一案”的方式做好老百姓思想工作,帮助老百姓算好前后的收入账、成本账和精力账,通过预期收益对比,真正让老百姓愿意流转、愿意并田。经过全村的前期努力,形成了如今种植辣椒和食葵的制种产业新格局。
新城村制种玉米喜获丰收(嘉峪关市委组织部供图)
赋能:联村共建富民强村原动力
为解决土地盐碱化严重、传统的种植模式等问题,盘活土地资源,带动村民致富,新城村积极与政府、企业对接,开始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特色种植产业。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后,在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嘉合公司、大禹节水有限公司加强合作,流转1800亩土地,建立辣椒产业示范基地,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产业大户陈军章算了一笔收入账:“今年种植的是辣椒,流转后的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种植采用北斗导航技术,不浪费地,还便于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采取膜下滴灌模式,相对漫灌节水80%以上,再一个就是省肥,比常规施肥的利用率提高50%到60%。”在新城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新城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模式在全镇推广。2024年,新城村与中沟村开展联村共建,推动跨村土地流转种植特色辣椒,打破了过去土地整合经营边界,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实现了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同时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断加快两村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增效:激发和美乡村治理保障力
“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为公、为民,村民舒心了,我们就开心。”这是村委会主任李红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23年以来,新城村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以“把服务送下去、民意带上来,把身子沉下去、效能提上来,把责任压下去、治理跟上来”为内核的“三下三上”为民服务工作法,让村干部发扬“人员下沉在一线、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跟踪服务在一线”的工作理念,主动服从“村民优先”工作大局,不断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正是如此,村民们大小事都爱找村干部,有农户在分地后感觉分给自己农田地力不好,不要了,要退出。村干部不计得失,主动把自己家的地块与其置换。在村干部们的努力协调下,成功解决了项目建设、进村电网线路断裂、浇水困难、邻里纠纷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突出问题40余个,帮办为民实事100余个,排查化解村民矛盾纠纷35件。
李红光介绍,自2022年以来,新城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全村重要十字路口、村组连接路、晾晒场,安装智能摄像头,为全村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监控和烟感报警器,实现了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全覆盖监管。此外,将村集体发展效益转化为民生福利,村“两委”用集体发展红利累计为全村农户购买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险、发放医保补助20多万元,向困难农户捐赠春耕农资和入冬取暖用煤4万余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通讯员 谢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