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70年 晒照片讲故事 | 缺水的小山村通上了自来水
2019-09-12 17:1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王毅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报开设“礼赞70年 晒照片讲故事”专栏,面向广大乡村干部征集有故事、有温度的照片,和万千读者共同见证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用一张张浓缩着时代印记的照片,礼赞新中国70华诞!

 

  乡亲们到山里取水。摄于上个世界80年代

 

  1986年,我出生在甘肃省静宁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这里沟壑纵横,坡陡弯急。千百年来,乡亲们一直被喝水问题困扰。打我记事起,全家人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水喝!”

  我家找水喝有两个渠道:深山沟里的泉水和下雨收集的雨水。要喝山泉水,得走上6里多山路,肩挑人扛来回一趟得一个多小时,父辈们不论刮风下雨,天不亮就起床去挑水。

  记得我第一次和哥哥合作抬水的情景,那年我6岁,哥哥10岁,哥哥把桶放在靠他的那头,我俩一路抬到家,水只剩下小半桶。妈妈心疼地直抹眼泪,既心疼我俩,也心疼水。

  即便这样辛苦,山泉水也不是想喝就能喝上的。遇上大风大雨天,山泉里就会飘进去很多泥土和树叶,无法饮用。所以,多数时候,我们喝的都是自家用大大小小的盆、缸、桶积存下来的雨水。

  已经上小学的哥哥待遇最高,早晨上学前可以舀一碗水洗脸。说是洗脸,其实就是将毛巾沾湿了擦一擦。他洗完后,全家接着洗,洗过脸的水再拿去浇菜。穿脏的衣服更得攒上半个月,妈妈塞进一个大塑料袋,背到山沟里去洗,就是我们挑水喝的那个山沟。

 

 

当地村民远足挑水。摄于上个世纪90年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父辈们搞了一回众筹,大家出工、出钱,在村里打出了第一口地下井。井口很小,深度也只有六七米,但井水甘甜可口。我记得,当时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聚到了井边,当家男人们趴在小小的井口上,眼巴巴地朝里头看呀,看呀,好像怎么都看不够。

  一口井,对于一个村来说,实在太小了。用的人多,井水供不上。后来,村里专门定了一条规矩:井水只允许人饮,不允许牲畜饮,洗衣服更不行。

  随着时光的流转,小村人口逐渐增多,那口井越来越不堪重负,乡亲们不得不重拾扁担,去山沟里挑水。

  1995年,为了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我们县推广新型集雨水窖,出钱为乡亲们打水窖。对水几乎盼疯了的村里人,那一回,家家都打了2口以上水窖。

  我记得我家的水窖打成后的第一个下雨天,爷爷还破天荒地搞了一回“封建迷信”活动,很虔诚地做了一番祷告。但爷爷的祈祷没能如愿,雨天少,水窖总蓄不上水,乡亲们还得拉水、挑水,多条路子“找水喝”。

 

 

村民爷孙俩接水。摄于2019年

 

  2009年,自来水终于通到了我们村,彻底结束了世世代代吃水靠天的日子。

  深知乡亲们苦楚的我,2014年9月大学毕业后,回到静宁县治平乡后沟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为村民解决饮水难,成了我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6年底,静宁县实现了历史性的全县自来水全覆盖,还建成了农村安全饮水供水网络体系,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精准信息化管理,我就是我们村的水安全管理员。这回,乡亲们不仅把自来水接进了厨房,还接进了浴室、引上了楼,大家用水再也不抠巴巴的了。

  前段时间,爷爷念叨着那根挑水的扁担,“老伙计无用武之地啦!”我专门找爷爷把它要了过来,放在新房子的书房里,写字看书的时候都能看到它。“我会把它当做传家宝,把喝水的故事讲给儿子、孙子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