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人食堂”,好事如何办好?
2023-10-26 14:5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华贤东 周妍 周静文 裴诗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老人如何助餐成为热点话题。民政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方案,要求加强农村地区的老人助餐服务。重阳节前后,记者走进各地乡村“老人食堂”,感受老人助餐服务的喜与忧。

  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开饭啦!”10月23日中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托克逊镇滨河社区食堂飘出饭菜香,老人们陆续赶到,准备就餐。这天的菜有麻辣豆腐、土豆红烧鸡、白菜炒牛肉、木耳炒肉等,荤素搭配,香气扑鼻,等待开餐的老人围在一起,开心地聊天。滨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海东说,正逢重阳节,食堂为每位老人精心准备了一碗长寿面和水果。一些老人表示,自从食堂办起来,就告别了一天三顿馕的生活。

  像这样的“老人食堂”,托克逊县已建成多家。北方冬天来得早,托克逊县克尔碱镇英阿瓦提村驻村第一书记阿不都拉•尼亚孜在食堂忙着安装电采暖设施。英阿瓦提村有9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驻村工作队盘活村集体经济,今年5月办起了“老人食堂”,每天推出5元、10元、15元3种套餐,其中两素一荤是5元套餐,老人选得最多,都说不仅实惠,比家里做得还好吃。

  得益于村级集体经济取得的成果,乡村“老人食堂”在各地都迎来了一波大发展。“今天中午是甚饭?”“油饼哇,你报了名没有?”“报上了,报了两份,热乎着呢”……10月24日,在山西省高平市北诗镇西韩村食堂,午餐时间还没到,老人们已排起长队。每天来吃饭的老人稳定在30人左右。

  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街道秋子村的“老人食堂”运营4个月,1元吃午餐,一周不重样,暖胃更暖心。75岁的村民陈有富说,他每天都来吃,刀削面口味很好。秋子村党支部书记赵程介绍,秋子村现有村民1105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09人,他们都可以吃到“1元午餐”。“我们马上要组织一个志愿送餐队,提高就餐覆盖率。”

  从记者采访来看,老人普遍欢迎助餐食堂,因为在食堂不仅吃得更健康,还能和老伙计们唠唠嗑,释放一下情感需求。

  做配餐也兼顾养老

  在多地农村,“老人食堂”正在慢慢向提供养老服务转变。

  “食堂有米、有面、有汤,吃完还可以看电视打牌,热闹得很。”山西省高平市北诗镇西韩村村民张奶奶开心地说。西韩村食堂自2014年开业,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西韩村党支部书记赵虎说,随着老人养老需求的增加,村里把食堂扩建成日间照料中心,有200多平方米,设有厨房、餐厅、休息室、棋牌室,满足老年人用餐、娱乐、锻炼、休息等多种需求。

  为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从吃饭、洗澡等生活细节入手关爱农村老年人。每天中午,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侣东村爱心食堂的大厨兼送餐员赵如华,都会将一份热腾腾的5元饭菜送到92岁的村民赵大爷手里。两年来,诸暨市已建成爱心食堂245家,服务348个村社的1.2万名老人。诸暨市爱心食堂全部由村集体负责运营,中央厨房设在中心村,在自然村设助餐点,配送到户。

  据介绍,诸暨市爱心食堂将目标定位为打造集老人助餐、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志愿便民等服务一站式养老综合体。在次坞镇道林山村爱心食堂,建有文化礼堂,方便老人看电影、唱戏,还新建了一个古色古香的道林书舍。像这样的一站式养老综合体,诸暨市已打造91家,220家餐饮企业加入了以助餐为主的农村养老服务。此外,诸暨还要求乡村两级干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陪送餐服务,填报干部陪送餐日记。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食堂“孝膳堂”已运营近6年,现在登记在册的做饭志愿者有75人,还有一些党员志愿者负责种食堂菜园。每天有40多个老年人来吃饭,75岁以上老人收4元一餐。食堂运营资金来自上级补贴和社会捐赠,哪家老人上食堂吃饭,哪家子女要么捐钱捐物,要么每月来做一两天志愿者。蒋家池头村书记助理刘璐说,食堂还提供一般养老服务,包括智慧医疗、文娱活动、高清视频播放、球类健身等。“村里在考虑和附近几个村联建,打造一个养老综合体,更好地服务老人。”

  村里办更要社会管

  办好“老人食堂”,谁来投入?如何建管更有效?作为一个受到农村老人高度赞扬的公益行为,绕不开如何消化运营成本问题,各地各有解决办法。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街道秋子村党支部书记赵程说,村里食堂依托原有的村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组建起来,设备成本少了一大笔。“一顿饭成本大约5元,老人自己出1元,企业补贴2元,村集体补贴2元。”

  更多地方的农村“老人食堂”尚处于试水阶段。在贵州省仁怀市中枢街道茅台路社区食堂,每顿早餐老人只需自付1元、午餐自付2元。中枢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张进说,社区食堂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来兜底。“最近打算对外开放经营,开放在线点餐配送,以确保经营可持续。”

  面对不少爱心食堂每月亏损都在1万元以上的现实,浙江省诸暨市探索实行“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基金捐一点、志愿帮一点、经营筹一点”。目前,诸暨市已有80多家爱心食堂开展对外经营。诸暨市姚江镇汪王村爱心食堂开业后,就为3家企业提供100多份员工餐。诸暨市五泄镇西皇村爱心食堂则成功拿下五泄镇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包餐业务,已创收5万元。

  一些食堂则把眼光投向了市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克尔碱镇英阿瓦提村驻村第一书记阿不都拉•尼亚孜表示,食堂用的房子是村里的,不用付房租及水电费,经营上目前能持平,没想过要盈利。阿不都拉说:“目前经营主要靠村干部、志愿者,长期坚持的话,还是外包比较好。”在湖南省长沙市,部分“老人食堂”的运营方、湖南弘益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谨妤表示:“对大众开放,是‘老人食堂’的生存之道,食堂配餐量加大了,盈利有所弥补,有利食堂良性运营。”上海市崇明区庙镇合中村与上海香朵开心农场有限公司合作,把餐饮配送到老人家里。6年来,村里坚持每顿只收老人8元。依靠企业承包的模式,全镇11个村的100多位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饭热菜。企业方有关负责人表示:“食堂赚不赚钱不是首要考虑,和村庄、村民维护好关系更重要。”

  “人口老龄化在加快,农村老人数量越来越多,如果增加一般养老服务,食堂的运营成本还将会提高。”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耿献辉教授表示,办好乡村“老人食堂”,需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

  本报记者 华贤东 周 妍 周静文 实习生 裴诗萌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