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食堂里的暖心滋味——山东胶州市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2024-06-14 08:49: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刘久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热气腾腾的白菜炖粉条、嫩滑的虾仁鸡蛋羹、熬得稠乎乎的小米粥……这天到了晌午饭点儿,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莱街道陆家村新村党组织领办的助老食堂里飘出阵阵饭菜香气。

  “算不上什么‘鲜亮’菜式,都是家常菜,但菜肉新鲜,就是让老人们吃得放心舒坦。”食堂工作人员刘大姐给记者展示菜单,“明天吃大包子和玉米粥,后天吃馄饨和炒菜,菜单一周一换,根据老人们的意见及时调整。”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做饭难、吃饭愁已成为当下一些农村高龄老人的生活难题。在胶州市,党组织领办的助老食堂正红火,村里老人只花一元钱,甚至不用花钱,就能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并且,依托助老食堂,各式各样的“为老服务”正延伸进入农村老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日前,记者寻着“饭香”走进胶州的助老食堂,感受“食堂文化”阵地上搭建起的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家门口的免费食堂——

  党组织领办烧好一锅“暖心饭”

  每天早上八点,胶东街道爱国庄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人匡素珍就准时来到服务站开门,开窗通风、检查桌椅板凳、跟厨师沟通当天的菜品……服务站的工作不难,但需要心细。匡素珍告诉记者,服务站目前算上她在内一共有5名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就是为村里12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准备免费午餐。

  “每天都不重样,家里都不容易做到,关键是还不用自己掏钱,到了饭点只管来吃,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76岁的李金光老人是食堂的忠实“粉丝”,提起食堂的饭菜和工作人员,老人满口都是称赞和感激。

  “当年很多人觉得这个餐厅做不好,白花钱做样子!助老食堂能做成现在这样,真得感谢俺们村党支部的领导。”匡素珍回忆,为了解决村里高龄老人吃饭问题,2019年,爱国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组织党员群众代表一次次开会讨论、跟村里老年人代表进行座谈会,最终依托网格党群服务中心把助老食堂建了起来。村党支部还统筹在职党员、党员志愿者、公益岗位、社工力量主动承担帮厨、保洁、送餐等志愿服务,保障助老食堂高质量运转。如今,党组织领办助老食堂已经成为胶州推动基层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统筹考虑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因素基础上,我们从全市203个村(社区)中选取了群众基础好、集体经济强的村(社区),开展助老食堂工作,坚持党组织领办模式,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养老服务站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推进服务站建设运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胶州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高现永介绍。截至目前,胶州市已累计建成以助餐功能为主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170家,受益老年人2万余人。

  助餐养老红火背后——

  多元共建“添柴加薪火焰高”

  助老食堂不光得保障老人吃得饱,还得让老人吃得好。但是,要做出优质可口的餐饭,不仅需要采购物资,还需要得力人员,这些“人、钱、物”从哪儿来?

  “菜、肉、油、醋每天由镇上统一配送,我们村集体合作社每年的收入也会投入一部分进来,还有就是村里谁家种了菜也往这儿送……”说起助老餐厅的物资保障,铺集镇松园新村党组织书记刘衍芳打开了话匣子,“光靠村里不可能办得这么好,真的是各方力量都来帮忙。我老在村里大喇叭上喊,‘现在各方给的帮助已经足够了’,依然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为提高助老食堂的运营品质,胶州推行“党组织+社会组织+专业团队”的党组织领办助老食堂运营模式,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慈善捐助一部分、集体兜底一部分、个人支付一部分”,实现企业运营可持续、老人服务有保障。“为持续巩固养老助餐服务资金保障,我们创新开展‘慈善+养老’支持发展社区助老食堂活动,争取市慈善捐款每年列支150万元,为每个助老食堂捐赠价值不等的生活物资,支持助老食堂运营发展。同时,推动设立‘养老食堂爱心基金’等社区慈善基金,发动乡贤人士、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向助老食堂捐赠善款、面粉、猪肉、花生油、蔬菜等物资。”高现永介绍,此外,胶州市还创新开展“志愿+养老”支持发展社区助老食堂活动,将养老助餐服务作为基层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重点项目。

  截至目前,胶州全市已累计发动80余名乡贤和50余家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向养老服务站捐赠善款、面粉、猪肉、花生油、蔬菜等,价值400余万元,累计落实集体经济收入500余万元用于资助老年人助餐,减免老年人基本就餐费用,保障养老服务站持续运营。

  从饭桌到生活圈——

  助老食堂不止于“食”

  自从北三里河养老服务站建立起来,王芬祥老人的业余生活就变得格外“忙碌”。

  “早上在书画室教别人练书法,中午在助老食堂吃完饭后会到电子阅览室跟着村里义工队学学电脑。”王芬祥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在这里既是‘师傅’也是‘徒弟’,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咱们吃得又好,家里孩子说我这一年脸都胖乎了不少。”

  在胶州市众多村镇的养老服务站里,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只是其中一环,许多养老服务站都配备了助老食堂、健身室、棋牌室、书画室、休息室等各种功能厅,丰富老人的娱乐生活。

  北三里河村支部书记刘振芳介绍,村里原先有服务站,功能都很齐全,但是奈何“人气儿”不高。“大家都不爱出门,自从去年助老食堂运营后,老人都会上午来到服务站,下下象棋、唱唱歌,到了中午正好搭伙儿去吃饭,大家关系明显更亲近了。”刘振芳告诉记者,助老食堂带动养老服务站人气越来越高,村里也积极对接各类资源,开展“助乐”“助医”“助洁”等各类服务,满足老人生活各类需求。

  “除了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等活动丰富老人的娱乐生活,我们还联系周边理发店、医院、银行等机构,定期到社区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义诊、清洁等服务。”刘振芳介绍。

  “我们这里有两位老人因为邻里纠纷,十多年不说话,在党组织领办助老食堂开业当天,两位老人在邻里撮合下坐到一张饭桌旁,从寥寥数语的开场到相谈甚欢的餐后,再到现在变成了每天形影不离的‘饭搭子’。”铺集镇铺上四村助老食堂工作人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多年恩怨一饭泯”的小故事。

  从一餐热饭入手,聚焦老年人最基本需求,将为老服务延伸开去,胶州党组织领办助老食堂已经成为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社交新阵地。在胶东街道爱国新村养老服务站,通过实行村“两委”成员陪餐制度,收集采纳老年人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了乡村自治体系;在里岔镇的孟慈新村养老服务站,借助助老食堂老年人定时定点聚集时机,建立定期宣传机制,向老年人宣传政策、科普知识,通过老年人发挥“一家之主”作用,协调家庭支持村集体工作,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铺集镇充分利用“餐前一刻钟”,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打造微型“小课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服务……胶州市将党组织领办助老食堂作为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美好夕阳生活的重要抓手、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记者 郝凌峰 孙宗亮)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