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翠: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0-01-07 14:45:0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杨小翠(右二)为少数民族群众讲解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

  20多年过去了,杨小翠至今仍记得,她是如何来到新疆的:先从湖南老家坐火车到库尔勒,再坐公共汽车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伽师总场,4月8日出发,到达时已是4月13日。

  眼看着窗外的青山绿水随着火车呜呜的轰鸣声快速划过,杨小翠打心眼儿里明白,“离家越来越远了。”不知不觉中,窗外已是金黄的沙漠、低矮的平房、三俩棵耷拉着脑袋的枯树。

  如今,杨小翠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自己也从人社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业务能手”,新疆早已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当地群众成了她最亲的人。2017年以来,她先后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等称号。

  在贫瘠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1998年4月,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杨小翠随丈夫一起来到新疆。

  “除了一条主干道,到处是土路。风一吹起来,看不到天,全是灰。”目之所及的荒凉,加上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让杨小翠有些打退堂鼓。转念一想,“不能灰溜溜地回去,让老家人看不起。”怀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杨小翠所在的工作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北边缘,干旱少雨,少数民族占80%。杨小翠刚到的头几年,供水供电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一个星期供一次水,每天晚上9点左右通电。为了解决平时用水难题,她给家里添置了一口能装几百公斤水的大水缸,每到周五供水那一天,她总早早地一手拎着一只桶去打水。一次能拎十多公斤,跑20多个来回,大水缸也就装满了。

  就业和转移就业工作一直是伽师总场的工作重点,杨小翠在科里主要负责就业、培训等工作,为此她费尽了心血,就像打水一样,她一步一个脚印,遇到困难逐一突破。

  面对与少数民族群众无法顺畅交流的困扰,她从入疆的那天就开始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平日工作或生活中都多留心,通过自己主动学、多听多琢磨,没过多久,她就能和少数民族群众在工作上正常交流了。

  对于少数民族群众汉语水平较低、劳动技能差、恋家情结较重,不愿远离故土外出创业、就业,导致收入偏低的老大难问题,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为了让他们脑袋“活起来”,她从培训国家通用语言着手,带领部门同志对全场18-60岁的4000名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同时,邀请种养专家来场授课、现场手把手教学,帮助职工群众进一步提升种养技能、丰富就业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从2014年以来,她带领部门同志一起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1.2万人次、各类技能培训4000人次,向广东等疆内疆外企业输送富余劳力550人。他们中有的圆了创业致富梦,比如,八连群众古丽斯坦开了家服装加工店,自己创业致富同时,解决了12人就业。

  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杨小翠记忆犹新。在深入基层,摸清探实当地老百姓需求与困难的过程中,杨小翠发现了一群特殊的贫困户:他们身体残疾,劳动能力特别差以至于脱贫十分困难,在当地被叫作脱贫摘帽的“钉子户”。

  伽师总场八连贫困户阿依先姑司马义一家就是脱贫摘帽的“钉子户”。妻子阿依先姑司马义肢体残疾,丈夫图尔贡买买提聋哑,一家四口靠承包十多亩土地与低保维持生活,家里房屋低矮破旧,除了简单的被褥、炊具,啥都没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小翠在医院看病碰巧遇到了阿依先姑司马义。

  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杨小翠召集八连领导干部与阿依先姑司马义一家召开家庭会议,帮助她家出点子、开方子、找路子,制订就业脱贫方案——鼓励肢体残疾的阿依先姑司马义走出家庭,学习种植技术,指导聋哑丈夫图尔贡买买提种植,提高田间收入;同时,与小区物业联系,介绍阿依先姑司马义到小区当保洁员,每月有1500元收入。

  眼看夫妻二人逐渐走出贫困,杨小翠可以舒一口气了。一次冬季职工培训班,阿依先姑司马义带着女儿热依汗古一起来上课。杨小翠有些纳闷:孩子为啥不在学校上学,一问才知道,孩子初中毕业了,没上高中。杨小翠再次奔忙起来,联系当地的一家技工学校、给夫妻二人做思想工作……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夫妻二人思前想后不同意,“我俩身体不好,孩子留在家搭把手。”看着热依汗古渴望的眼神,杨小翠特别心酸。吃了闭门羹后,杨小翠没有放弃,“总得为孩子以后做打算”。此路不通,她又换了一条,安排热依汗古到古丽斯坦服装加工店当学徒工,学习制衣技术,现在每个月热依汗古有固定收入2000元。

  2018-2019年间,在杨小翠的努力下,共有42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共建第二故乡

  来新疆后,杨小翠只回过湖南老家四次。

  “闺女,今年过年回来吗?”

  “不回来了,走不开。”

  电话那头,杨小翠听到了母亲哭鼻子的啜泣声。每次和母亲打完电话,她总要难受好久,“父母亲快七十了,我都没法照顾他们。”

  当初,杨小翠拖着行囊,历经6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伽师总场。来时一家两口,如今是一家四口。每年开春,沙尘暴依旧会席卷这片土地,而低矮的平房早已被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楼房所取代,风起灰扬的土路也逐渐一条条硬化……杨小翠熟悉这片土地上每个角落发生的变化,“待太久了,对这里的感情越来越深了。”

  随着兵团向南发展,如何才能集聚人口?经过反复琢磨,伽师总场党委将这个“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的担子交给了杨小翠。杨小翠作为一个背井离乡,来到新疆从头打拼的“过来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有迁移意愿的人们关心什么?需要什么?

  “有时候接电话接到手机都没电了。”对于新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员遇到的问题,杨小翠抓住一个解决一个。为了使新进人员有“家”的感觉,她经常与经济发展办、城镇管理服务中心对接,实地察看房屋装修进度、质量等问题,确保新进人员“拎包入住”。为了解决新进人员生活问题,她积极向场党委反馈,及时发放新进人员生活费、流转土地费等,同时对新进人员进行动态跟踪服务,主动倾听其诉求,并努力为他们解忧排难。

  以往户口迁移证都是由新进人员自己寄回老家,杨小翠发现很多新进人员由于人生地不熟,寄快递特别不方便,“有的寄出去20多天了,快递还没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让新进人员早点放下心来,她多次与派出所沟通,提供“一站式”“一对一”“保姆式”服务,自己统一寄出户口迁移证,缩短了户口迁移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团场人口集聚工作超额完成,1000多人落户兵团,所有新进人员100%纳入了社会保险,取得全师第一名的好成绩。

  此心安处是我乡。从事人社工作22年来,杨小翠犹如沙漠中的胡杨,将自已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根植于职工群众。她深爱她的第二故乡——兵团以及这里纯朴的职工群众。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