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张可:无问西东一直向前
2022-06-30 10:0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许露露 通讯员李靖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6年之后,张可依然会想起2016年夏天的那个傍晚。

  他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

  那一天,夏至刚过,热浪翻涌。在阵阵不知疲倦的蝉鸣声中,他拎着装满资料的扶贫专用文件包,走进了王忠伟的茶厂。

  夏季是茶行的淡季,厂里工人寥寥无几,炒茶的设备都积了灰。

  王忠伟,当时42岁,茶厂老板兼茶叶批发商,一个地道的陕南汉子。“听说你研究茶学?在学校都学些啥?”比起张可带来的项目资料,他更感兴趣的是茶学硕士。

  张可,1987年5月生于汉中市南郑区一户农家,父亲肢体残疾,母亲目不识丁。2006年,张可考入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学习油画,跃出农门,迈过了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

  从未出过远门的父亲,陪他从汉中到内江报到。因为兜里只有东拼西凑的2000元,怕学费不够,父子俩坐了13个小时的硬座火车,煎熬了一路。幸运的是,学校帮张可申请了助学贷款,加上各类奖学金,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世事难料,一心想在美术专业上继续深造的张可,2012年考研失利,被调剂到云南农大园艺专业研究茶学。在十字路口踟躇良久,他选择接受。

  2015年硕士毕业后,张可放弃了留在昆明工作的机会,作为高层次紧缺人才,被引进到家乡——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

  三秦大地,精准脱贫正如火如荼,入职不久,张可被组织委派到法镇沙坝村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沙坝村在大巴山深处,距离县城45公里,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生态环境好,村民自古就会种茶,可全是散户,产量少、卖不上价。按理,每亩茶田每年能收入3000元,但沙坝村亩均年收入只有900元。收益少,村民不愿费功夫侍弄茶田,大多外出打工。

  张可清楚村里的家底,全村601户1762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329人,贫困发生率23%,娶不上媳妇的光棍一大堆。脱贫该从何处破题?研究了三年茶叶,他没事就在茶田里转悠。

  春茶金贵,当地茶农清明前后最忙,一直采摘到5月,此后茶树上留下的老叶子,到10月修枝剪去。

  老叶子有没有可能变成“金叶子”?张可调研发现,咸阳茯茶的原料多从湖南等地采购,如能把沙坝村乃至附近村的老叶子都加工成黑茶的半成品——黑毛茶,卖给咸阳的茯茶厂,这是不是一个机会?

  王忠伟是张可拜访的第11位茶厂老板,之前已经碰壁10回。茶老板们大多对这个28岁的小伙子持不信任态度,客气点的招呼喝杯茶,然后婉拒。

  王忠伟也没看好张可所谓的“大生意”,但张可对于他事业发展瓶颈的一番分析,他听进去了。“春茶大家都会做,春天忙死,夏天闲死。我们要做别人没有的产品,做绿茶8个步骤,黑毛茶只要3个步骤,生产难度不高,设备投入也不大,建厂的地我都替你找好了。将来整个南郑黑毛茶你是独一份!”

  (二)

  那天告辞之后,张可很快接到了王忠伟的电话,“地在哪?我去看看。”

  地是村里闲置的连片水毁地,一共37亩,涉及到23户农户。为拿下这些地,张可跑穿了鞋底,费了无数口舌。

  村民对张可不太熟悉,不少人不愿流转土地,不愿意发展产业,等靠要思想严重。张可从小在农村长大,和村民相处自有一套方法,“村民最大的特点,一旦认可了你,他就能听进去,千万不要试图哄他们,要让他自己想明白。”

  23户人家,他一家家跑下来,大多是留守老人,子女多在城里打工。农村老人最大的心病是担心老了无人赡养。张可去走访,先问子女孝顺不孝顺,平时给不给家里寄钱,然后拍胸脯:“过去咱农村,娃出门前都得先替爹娘把水缸挑满,把米缸灌满,赡养父母天经地义,若娃不养你,找我,我给你写诉状。”

  这个有文化的年轻干部一趟趟往家里跑,又肯替他们撑腰,老人们逐渐亲近起来。他乘势劝说,“趁咱身体硬朗,多赚点钱傍身,我在这平时能照应着,但咱还得自己上进。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总会攒下养老钱!”张可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一户户都签了字。

  2016年10月,沙坝村黑毛茶初制厂破土动工。

  次年4月,春和景明,茶厂机器转动起来。一组数据让全村心跳加速:日可处理鲜茶2万多斤,生产干茶5000斤,全村乃至全区近800户茶农夏秋茶资源得到利用,茶叶采摘期足足延长了100天,亩均增收1200元,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个,村集体年入分红12万元。

  打响了第一炮,沙坝村陆续又引入三家企业,建成了茶叶扦插产业园、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及大闸蟹稻田综合养殖基地。全村茶园面积达到1400亩,实现户均2亩茶、人均10棵果树。2018年,沙坝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2021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11280元。

  (三)

  村集体有了钱,建了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村道安装了路灯,一切可喜变化村民都看在眼里,体会到产业增收的好处后,他们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张可像以往一样隔三差五入户走访,只要群众有意愿,他总会不厌其烦地帮忙。脱贫户王发彦,眼热邻居种猕猴桃,又顾虑自己60多岁了,怕折腾不起。张可天天到他家给他打气,帮着拿主意,还帮他孙子研究填报志愿。在张可的鼓励下,王发彦种下了150棵猕猴桃。

  张可联系果树专家、技术员到村里来指导像王发彦这样的种植户,施肥、授粉都有人指导。去年,王发彦的猕猴桃下树,卖了7800元,高兴得打电话给张可:“最好的猕猴桃我没卖,专门为你留下了,你一定要来吃。”

  脱贫户沈益坤想打工赚钱,找到张可。几经周折,张可帮他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天路过他家,沈益坤的大妈端来一碗鸡蛋面:“不吃不准走!”在村里,鸡蛋面常用来招待贵客,张可双手接过来,筷子一扒拉,面里竟放了5个荷包蛋,“顿时鼻子一酸,觉得咋累都值了。”

  2016年,张可的人生中还有一件大事发生,他结婚了,买车了。几年来,那辆车家人没坐几次,倒成了他的扶贫专车,跑部门办事、送村民看病……去年10月离开村子时,行驶里程已超过11万公里。

  离开的时候,他是悄悄走的,没敢跟村民们说。除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这些荣誉证书,他什么也没带走。

  今年5月10日,中宣部、人社部举办的2021“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发布会在央视播出,张可作为陕西唯一代表入选。在电视上,好多村民才得知他已卸任的消息,纷纷给他打电话。“张书记,你咋不说一声就走了?”“我特地给你熏了一块上好的腊肉,你回来拿一下嘛。”挂了电话,张可心里暖得很。

  5月24日,汉中市召开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培训班,邀请张可去讲课。“我认为心态最重要,到村里不能把自己定位为帮扶的,得有主人翁意识,你得给自己压担子,认定村子好了你才能好。”

  阵阵掌声中,张可的思绪飘回从前。他回想起人生抉择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不管哪个朝向,其实一直在努力向前。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