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杨书记。”9月底的早上7点多,地处江苏最北部的连云港市赣榆区大毛庄村,天气微冷,在稻田里忙活的村民看见杨涌,边劳作边唠家常。“书记回去后,每周还是回村的。”村民周文皆大着嗓门对记者说。
去年11月,杨涌结束了近4年大毛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离任前,他收到了村民自发送来的36面锦旗。在那之前,他收到过一份摁着200多户红手印的联名挽留申请书,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当第一书记。杨涌对村民说:“离任不离心,一生大毛人”。这是他对大毛庄村的承诺。从那时起,杨涌每周都回大毛庄村,帮助村里谋划发展思路、解决矛盾难题。
2022年8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杨涌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在电视里看到杨涌获此殊荣的大毛庄村村民,由衷地感到高兴。
带着承诺到村
“刚来的时候压根没人理我。”回忆4年前初到大毛庄的场景,坐在村头崭新凉亭里的杨涌笑着摆手。
2018年1月,年关将近,寒风料峭。被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派到大毛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杨涌,是带着承诺进的村。“不吃村民一顿饭、一杯酒;做事公道,办事公正”,他将承诺挂在大毛庄村办公室里,一直挂了4年。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杨涌的做事原则是“听组织的话,做好自己的事”。他每天早上8点到村里上班,下午6点下班。半个月后,早起的村民在村口看到了杨涌的车,扒车窗看见杨涌在车里睡觉,盖着军大衣。当天,太阳没升起前,“新来的第一书记在车里睡了15天”的传言已传遍全村,也传到了大毛庄村书记张念军耳朵里。
张念军找杨涌谈话。“那是第一次谈话,很正式。”张念军和记者强调,“我就感觉他这是真来干事的。”那次谈话,两个书记达成的共识是“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杨涌负责出去跑项目,张念军和其他村干部在家负责项目落地。就这样,发展大毛庄村的“战友”联盟成立了。
张念军对杨涌说,“村里以前有上访的、有闹矛盾的……我没有多余精力去搞发展。”杨涌说,“所以我到村做的第一件事,是办一台晚会。发展首先要凝聚人心,团结全村老百姓撸起袖子一起干才是正道,要搞乡风文明建设。” 2018年正月十六,杨涌邀请连云港市演艺集团到村作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春演出。全村老小到场观看。演出后没几天,杨涌和村“两委”清除了村里多年的“毒瘤”:长达1.2公里的河道垃圾堆。“正是这两件事敲开了村民们封锁多年的心房。”杨涌说,在那之后,工作就好干了。
产业强是硬道理
时值2018年,全国上下正在奋力脱贫攻坚。对大毛庄村来说,脱贫任务艰巨。大毛庄村位于江苏最北部,全村870口人仅有790亩耕地,其中贫困户就有33户86人。村里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破旧,村民人心涣散,频繁上访,是出名的“上访村”。村集体收入微薄,是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
发展才是硬道理。“让大毛庄脱贫致富是我的使命”,住在车里的15天,杨涌走村串户做了村情调研,调研笔记足足300页,第一页写下了他的目标。杨涌认识到:要想摆脱贫困面貌,光靠“输血”不长久,必须让村庄拥有强大的“造血”功能,才能可持续发展。
2018年6月,杨涌邀请江苏省农科院张培通博士到大毛庄村实地考察,对村子的土壤、水源、周边环境实地调研,最终确定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稻虾综合共养”项目,以此撬开农民就业和快速脱贫的致富魔盒。为了项目快速落地,杨涌带领大家成立了“鑫农稻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自掏2万元入股,几名村干部也纷纷效仿,共同筹集了14万元的启动资金。大家郑重承诺:只入股,不参与分红,把利益都留给老百姓!杨涌和村干部的行为打动了前来扶贫的福建商会一行,决定当场无偿捐助50万元资金,并逐步帮助其实施“企业+合作社”的扶贫新模式。当年底,合作社纯收入近28万元,33户贫困户在项目中通过“入股+打工”的方式实现了一年脱贫,村集体也增加收入3万多元,初步解决了民穷村贫现状。
同年,在市场调研中,杨涌得知挖掘机市场比较火爆,用来租赁可以长期解决村集体的收入难题。但钱从哪儿来?三个月里,杨涌跑遍了市、区10多家单位,终于为大毛庄村申请来了140余万元的帮扶资金,购买了两台挖掘机对外租赁,当年为村里增加收入16万元,实现了大毛庄村当年脱贫摘帽的目标。在帮扶单位支持和连云港市农科院技术援助下,2018年首批投入20万元,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的蘑菇大棚项目顺利落地。如今,曾经的贫困村大毛庄村,乘上产业快速发展的“快车”。南有稻虾基地、北有蔬菜大棚、西有核桃园林,产业强村渐入佳境。2021年底,村集体收入实现60万元的历史性突破。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大毛庄村便一举摘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并获得省级创业型村、赣榆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优秀村等荣誉称号。
多了份可持续收入
“杨涌为人低调,我们后来整理履历得知很多年前他曾经见义勇为过。”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李加泗说。但杨涌为大毛庄村张罗起来毫不低调。
留在大毛庄村里的几乎都是老人、孩子、妇女。“妇女现在是村里最富余的劳动力,也是主要劳动力。”杨涌琢磨怎么帮这些在家照顾老人、生养孩子的女性找点事做。大毛庄村所在的赣马镇当时正在筹备服装厂,得知消息后,杨涌立即跑去找负责该项目的赣马镇副镇长刘永丽。刘永丽告诉记者,“大毛庄村响应最快,杨书记、张书记带着村民到服装厂里亲眼看了工作环境、餐厅等保障条件,立即签下了劳动合同。”杨涌和张念军都看好这个项目,两个人和村干部们一合计,以大毛庄村名义入股了280万元。大毛庄村就此成了“股东”,这也让大毛村村集体又多了一份可持续收入。
“可持续”,是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涌数次强调的关键词。“不能因为我走了,大毛庄村就不发展了。”他在大毛庄村4年,抓的项目做的事都围绕“可持续”展开。按照原计划,杨涌在大毛庄村的工作是到2020年结束,离任时村民挽留,杨涌又在大毛庄村干了近两年,直到2021年11月。
驻村第一书记离任,驻村工作却没有结束。杨涌给大毛庄村带来的改变,让相关部门思考如何让第一书记这样的机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最大作用。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周洪坤说,“有的第一书记任期内打下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可返岗不久,往日欣欣向荣的产业就陷入经营困境,令人痛心。”就此,连云港引导任职期满驻村第一书记对原派驻村开展常态化指导帮带,帮联支部、帮强产业、帮扶群众,聚力打造一支“永久牌”第一书记队伍。截至今年6月,全市先后有247名第一书记任职期满后,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组织搭建的平台,持续关心支持原派驻村发展,助力102个村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25个村获省级以上表彰。
采访刚结束,接替杨涌的大毛庄村现任驻村第一书记杨健就拉着这个前第一书记问个不停。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大毛庄村怎么乘上时代的这趟“列车”,是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要谋划的事。记者走出大毛庄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