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美丽村庄我代言 | 百岁老人 见证乡村振兴
2022-11-03 14:4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莫妍坤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们村的蔡宝凤老人,今年101岁,和中国共产党同龄。老人至今清晰地记得1940年的那个夏天:谭震林率领新四军六师师部驻扎在蒲市村时,她给指战员们生火做饭的场景。

  2020年,村“两委”在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上修建了纪念馆,次年6月正式开馆。蔡宝凤老人发现,家门口的游客比以前多了很多,村里的路变干净了,河水也变清澈了……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更让蔡宝凤老人高兴的是,在她100岁这一年,蒲市村被列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新四军六师驻地纪念馆

  讲好红色故事 为乡村振兴“聚神”

  河塘小学的孩子们,每到节假日都会来蒲市村的新四军六师驻地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员,小小年纪,神情专注,语气坚定。自纪念馆开馆以来,已有社会各界5万多人次来此聆听红色故事,重拾红色记忆。

  我们走访了蔡宝凤等红色故事经历者。根据老人们的回忆,我们将100个红色故事汇编成书——《新四军在长泾红色故事汇》。再通过小品表演、故事讲述、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演出,为村民和游客重现当年场景。今年以来,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开展宣讲1000余场次,直接受众30000余人。

  红色历史不仅是蒲市村村民的集体历史记忆,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底气和底色。我们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传播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激发了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热情,为乡村振兴凝聚了精气神。

  蒲市村蒲市里振兴路口

  创新红色载体 为乡村振兴“添彩”

  自从2021年6月新四军六师驻地纪念馆开馆以来,蒲市村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革命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

  “铁军课堂”,还原了谭震林当年在蒲市村开办的铁军夜校,还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可容纳50人同时听党课、学党史。“红色影院”,采用大屏投影、立体声环绕的手段,展映的一批红色电影,深受参观者的欢迎。“红色通廊”,展陈史料,穿越时空,追溯历史。“红色剧场”,情景演出,通俗易懂。体验式“游”学、沉浸式“忆”学、互动式“研”学,红色味道在蒲市村越来越浓。

  今年,一批新的红色载体正在规划打造中。“美丽河湖”项目,通过清理淤泥提升水质,铺设步道休闲观光,复原新四军当年坐船进蒲市村的码头;村民房屋翻建,引入大锅灶台、咖啡小屋、文创商店;兴建非遗广场,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乡村传统记忆;打造特色农田,增添亲子互动项目。以“红色+生态农业”“红色+休闲康养”“红色+培训研学”“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模式,助推红色旅游,打造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增添色彩。

  建设宜居家园 为乡村振兴“润色”

  2021年春节前夕,村民周锡峰一家五口三代人欢天喜地地搬进了200多平方米的独栋别墅。蒲市村新农村建设一期,一共221户。周锡峰是第100户搬进新房的村民。花园式小区里,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超市等配套一应俱全。周锡峰笑得合不拢嘴,“怎么也不会想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

  有新也有旧。在蒲市村的整体规划中,还将对部分村民的旧房进行翻建,既保留其原生态的村居风貌,又引入现代元素。将来这部分村民搬进翻建后的“新家”,门前还是那条河,推窗还见那棵树,满满的乡愁,满满的幸福感。

  蒲市村墙绘

  发展现代农业 为乡村振兴“筑基”

  蒲市村有基本农田3000亩,但长期以来缺少统一管理,收益甚微。我们打造高标准农田,聘请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打造自主品牌“蒲市”大米,吸引更多村民以农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蒲市”大米种植中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红色蒲市,绿色家园。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以红色精神的传承赓续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蒲市村正在积极探索一条红色美丽村庄的发展之路。未来,蒲市村将围绕红色记忆核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乡村善治样板区三大板块,高起点精准定位、高规格精致规划、高标准精品建设、高水平精心组织,将蒲市村打造成为铁军精神的传承者、美丽村庄的守护者、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一张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徐徐铺展。家乡变美了,日子变好了,这是蔡宝凤老人,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们最希望看到的。

  代言人: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驻村第一书记 莫妍坤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