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犹县安和乡富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康宽军:跌跤跌跤,越跌越高
2023-02-10 09:2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林华维 周金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康宽军(左三)了解脐橙生长情况

  今年2月,康宽军回村担任“当家人”整整5年。

  34岁的康宽军,是江西省上犹县安和乡富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兔年春节刚过,说起今年的打算,康宽军说就做一些“小事”吧,比如立足蔬菜大棚改良瓜果品种。康宽军当过兵,多年在外打工,有能力有见识,回村后把“烂摊子”打造成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去年他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康宽军说,这5年为村里做了一些事情,他也在与老表们的磨合中更加读懂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康宽军回村最初给老表们的印象是,这小伙子愿意放弃高薪回来当村干部,有奉献精神。

  2010年退伍后,康宽军到福建泉州一家工程机械制造公司工作,月薪逐渐涨到10000元左右。家人大多在泉州工作,能够彼此照应,他准备买房在泉州定居。2017年底,组织上找到康宽军,希望他回村任职。康宽军犹豫了一段时间,但还是决定回去。

  2018年初,康宽军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每个月到手收入不到2000元。收入上的巨大差距让康宽军顿感经济压力倍增,不过,他放弃高薪回村却让老表们充满期待。老表们对康宽军多少还是有点了解,这是个有能力的小伙子。康宽军决心回村,也正是想为村里做事。“当时正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需要年轻一代勇挑重担。”康宽军说。

  刚回到村里,康宽军有一种“两眼一抹黑”的感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刚开始的困难是不懂业务。”康宽军说,“老表到村里开介绍信,我都不知道介绍信怎么写!”

  康宽军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摘掉富湾村头上“省级‘十三五’深度贫困村”的帽子。

  赣南有句俗话说:作田不换种,累得背拱拱。缺少支柱产业是富湾村贫困的根。康宽军上任时,正值赣南地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菜篮子工程,他感觉这是一次“作田换种”的好机会。他立即和村“两委”商量,在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决定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村里向上争取资金380多万元,准备建设84个钢结构大棚。康宽军和其他村干部,一家一家走、一户一户问,流转了110亩地。

  挖机一响,纠纷就来。挖掘机刚开进田里,一些村民就挡在了机器前面。他们对康宽军说,“现在把田界打破整成平地了,以后不搞大棚了,田还咋办?”康宽军耐心做工作,想办法,和村干部把流转土地进行了航拍,标注清楚每一片土地的原有归属,存入档案。

  群众顾虑消除了,蔬菜基地建好了。康宽军又通过“乡间夜话”听取群众意见,确定了发展模式:按照“乡村+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日常管理收入、务工采摘收入、租金收入、村集体收益分红”四条途径,有效链接贫困户31户122人。同时,以日常管理、务工采摘形式,吸纳60人就近就业,每月人均增收1500元。2019年,富湾村实现脱贫摘帽。

  在部队,任务就要按时完成;在企业,生产计划就要按表完成。不过,当把这种行事方式用到村里时,康宽军却发现自己还得再使一把劲。

  富湾村有一个村民小组尚未通大路,汽车开不进去。康宽军和村“两委”决定把修建这条通组道路作为2018年村里的重点工程。他实地调研了一下,这条通组道路大概1.1公里长,按4.5米宽建设,需要占用近40户村民总共3到4亩的林地、菜地、竹林和田,涉及7个村民小组。

  道路建设资金需要村里自筹,康宽军找相关村民小组组长开了4次会,讨论方案。最终确定,受益村民无偿让出被占田地,没被占田地的受益村民每户集资1000元,对非受益村民的被占田地进行适当补偿。“这个方案还是考虑得比较细致,充分考虑到了老表们的不同利益。”康宽军请与会村民小组组长回去做相关村民的工作。

  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组长和两位村民代表第一次上门收集资款时,一分钱也没收到。康宽军思考了几天后,决定先从对修路愿望比较强烈的村民家开始收集资款。“这些家庭希望修路,这样才可以建新房,汽车也能开到家门口,儿子娶媳妇也有底气。”康宽军这招效果很好。

  通过这事,康宽军琢磨出一个“三个三分之一”的工作办法:村里做一件事情,往往有三分之一的人比较积极,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摇摆之中,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不支持。“先把积极支持的人发动起来,形成一定的声势,然后再去动员摇摆之中的人,当三分之二的人都来支持时,原来反对的人就会开始动摇。”康宽军说,这方法很管用,后来集资款因需增加到每户2000元时也很顺利。

  集资款问题解决了,康宽军又遇到了新麻烦。挖掘机进场施工时,有一个村民喊了一帮人到康宽军家“兴师问罪”:“你是书记,不通知一声就能挖我家的地?”康宽军有些莫名其妙,要动谁家的地,之前说得清清楚楚,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后来调查才知道,村民小组组长忘记告诉这位村民了。康宽军上门给村民道歉。通组路两个月就修好了,他在老表中有了好口碑。

  这些年,康宽军为村里办了不少民生实事,争取支持重修富湾大桥,组建“先锋银行”,兴办“孝老食堂”等。不过,像通组路修建过程中的麻烦事,康宽军也遇到过不少。

  俗话说,跌跤跌跤,越跌越高。康宽军坦言,有时遇到矛盾时,也会怒发冲冠,甚至想辞职了事,但他会极力克制自己,会从老表们的角度来想一想,让自己的思维和办事方式与乡村同频共振起来。富湾村在康宽军的带领下慢慢发生不小的变化,他也在与富湾村的磨合中渐渐地改变自己。比如停车时,在任何地方康宽军都把车停得整齐规范。“村干部,特别是书记在老表中的形象就代表了党在基层的形象。”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