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怎么开展?村容村貌怎么提升?群众增收路子怎么走?乡村振兴如何接续……”自2018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车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这些问题无数次浮现在周思顺脑海中,从那时起,他就决心要带着村里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周思顺驻村5年以来,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践行初心,为车坝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谱写了新篇章。
初到村,周思顺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走村入户访民意。短短两个月时间,走遍了车坝村5个村民小组380户人家,村里每户人家的家庭成员结构、经济收入状况、文化程度、村民健康状况等他都了如指掌。了解到车坝村人多地少、广种薄收的发展难题后,周思顺陷入了沉思,他在想这个村今后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在经过一次次实地调研、一次次会商研究后,周思顺想出了两条路子:一是发展“短平快”产业,二是引导群众外出务工。有了这个想法,周思顺立即行动起来,他带着希望敲响一户又一户村民的门,一遍又一遍向村民们讲述产业发展前景、外出务工渠道,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动员村民发展“短平快”产业及外出务工就业。
“草莓基地共种植了4个品种,从每年12月至次年7月均可以采摘。”在村“两委”的帮助下,车坝村三组村民许定祥学习了种植草莓相关技术,流转了11亩土地,盖起了大棚,种起了草莓。在许定祥的精心栽培下,草莓基地的草莓味甜、果大、口感好,很受人们喜爱,每逢周末,前来草莓基地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每亩能收入3万多元,整个草莓基地每年我可以收入30多万元,奔小康没问题。”许定祥笑着算起经济账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周思顺着重抓好就业宣传,积极动员创业致富能人以传、帮、带、教等方式组织乡邻外出从事运输、医院护工、装修、建筑等职业增加收入。
“村里面动员我们外出打工后,我就到浙江找到一份海洋捕捞工作,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我妻子在当地工业园区上班一年也收入2万多元。”村民陈章绿说。以前,他因家庭负担重,仅靠家庭种养难以实现增收致富,周思顺经常入户和陈章绿夫妻沟通,询问他们能不能通过外出就业增加收入。经周思顺牵线搭桥,陈章绿夫妻顺利找到工作,收入可观且稳定,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关键。为改变村民的旧俗陋习,周思顺与村干部积极出谋划策,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改变村民陋习,激发内生动力,改善村容村貌和社会治安环境。他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开展“治八乱”活动,利用“三会一课”、院坝会、红白理事会等,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大力整治不正之风,倡导文明乡风。
“这几年在村里的带动下,大家搞好环境卫生,房前屋后干干净净,住着也舒服。”车坝村村民孙善贵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仅村里环境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如今走进车坝村,远山如黛,绿水生烟。群山怀抱中,白墙灰瓦的新农房掩映在绿水青山中,农家路网串联着山里山外,俨然一幅恬静的乡村田园画卷。这两年,车坝村先后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们将把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作为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进一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让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对车坝村下一步发展,周思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