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携着果子的甜香气,吹向在果园里劳作的王怡鹤。
头戴草帽、素面朝天、手脚麻利……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铜鼓村的果农们,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姑娘,打心里佩服。仅用了半年,一个刚到村时分不清猕猴桃枝和葡萄藤的务农“小白”,长成了满身泥土香的乡村“多面手”。
王怡鹤在果园观察猕猴桃长势。(铜鼓村村委会供图)
打开“故乡副本”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王怡鹤,与乡村和土地有着不解之缘。在校期间,她就一直参与乡村规划的研究和实践。2022年,她进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今年初,她赴铜鼓村担任村党委副书记,就此打开了她在西南地区的“故乡副本”。
气候和饮食的差异,没有难住王怡鹤,但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让她犯了难。为了攻下“语言关”,她拿出以往做规划调研的劲头,一有时间,就拉着村干部、村民聊天,盘点村里产业有哪些亮点、柑橘卖了多少钱……渐渐地,王怡鹤从最开始基本听不懂当地方言、只能“礼貌傻笑”,到和村民们交流自如,时不时嘴里还能冒出“一块(个)人”这样的“土话”。
高强度的“语言训练”期间,王怡鹤也趁此深入了解了村情村况,在一个月之内梳理出了铜鼓村当前在红色资源开发、水果产业升级、村级集体经济结构性调整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形成《铜鼓村发展情况剖析》,作为今后工作方向的“靶子”。这个用心的举动,得到了村干部的肯定,“来这么短时间,小鹤就能对村情了解得这么透彻,很多东西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一个外地娃娃做到这份上,真是难得!”
找到了工作突破口,王怡鹤重拾规划师的老本行,基于周边红色资源带来的客流量,在重点片区规划设计了“田野课堂”“新村课堂”“原乡课堂”,和同事们一起策划了包括“红色伴手礼”“解放年代民宿”等16个项目在内的项目包,在红色品牌打造、水果产业链延伸、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提升等方面细化“路线图”。
答好“铜鼓三问”
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之一,铜鼓村的建设不是一家之事,需要广纳百家之言、广邀各方之士。为此,王怡鹤先后邀请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成都市科技专家服务团、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专家团队来到铜鼓村,围绕智慧农业、红色研学、园区建设等村庄发展难点重点交流指导,为铜鼓村带来不少新思路。
村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青年们的新鲜思维。今年3月,王怡鹤召集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30余位基层青年来到铜鼓村,围绕“红色经济”转化开发之问、人才友好乡村建设之问、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之问这“铜鼓三问”,展开热烈讨论,会后整理形成人才建议清单等。此外,王怡鹤还助力蒲江县成功申报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实践点,今年暑期,一批青年学子将来到铜鼓村,参与这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
打造“金字招牌”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柑橘和猕猴桃种植业的带动下,铜鼓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3.46万元。一派欣欣向荣中,王怡鹤注意到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比如水果产业附加值低、销售渠道不畅等。
为了让更多收益留在村集体和老百姓手中,王怡鹤积极对接华润万家四川公司,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采购、物流专业知识,最终促成村集体下属合作社和华润万家签订水果购销协议,年计划采购额约100万元。这次合作是铜鼓村建立自主渠道“从0到1”的突破,不仅有利于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推动农户增收,更是为以后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奠定基础。双方还签订了党支部共建协议,“红色央企”和“红色村庄”牵手,共同打响铜鼓水果的“金字招牌”。
王怡鹤还积极向上对接争取资金项目支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1月初,王怡鹤得知铜鼓村所在的西来镇被纳入市级产业强镇建设,于是第一时间了解建设重点及支持方向,与村干部及合作企业一起讨论编制项目方案,成功争取到资金用于开展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3月,王怡鹤和同事们一起谋划了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并发挥带动作用,和邻村合资共建,向上级单位争取资金用于中心建设。在全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王怡鹤和同事们一起梳理复盘铜鼓村乡村建设成效,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在4月顺利通过先行村考核评估,将奖补资金用于发展红色文化柑橘公园等提质升级项目。
怀揣着乡村振兴的初心,不到半年时间,王怡鹤已然把“远方”变成了故乡,把自己从“外乡人”变成地地道道的本土人,像无数到村任职选调生一样,用无悔的青春服务脚下的这片热土。
本报记者 周晶 通讯员 郭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