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丨我在稻田当主播
2025-10-30 09:5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王楠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金秋,晨露还沾在稻叶上,我已站在钓蟹池边,举着手机开始了直播。

  “朋友们看过来,这里既能体验钓螃蟹、钓罗氏虾的乐趣,还有儿童游乐区、萌宠乐园免费畅玩!”镜头扫过金黄的稻田、清澈的钓蟹池,屏幕上“一会带娃来”的弹幕此起彼伏。这场景,比我初到村里时设想的“增收路”生动太多。

  2024年7月,我来到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房庄子村,担任支部委员一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颜梦娜带我走访的第一站,就是村里的稻香渔歌生态基地。“这几年我们试着做钓蟹体验,虽说比单纯种稻养蟹多了点收入,但农旅融合没做透,来的游客一直不多。最愁的就是宣传,你是年轻人,又是大学生,总比我们有办法。”书记的话里,藏着集体增收的急难愁盼,也把“破局宣传”这份沉甸甸的任务交到了我手上。

  接过任务,我没敢怠慢。利用晚上时间梳理周边同类基地的运营经验,白天就扎进田间地头,跟着工作人员学辨虾蟹长势,体验记录钓蟹的细节,用镜头捕捉稻田晨雾、夕阳下的农景,每一段素材,都藏着我想“让基地出圈”的心思。村里早有一个抖音号,注册几年只有200个粉丝、几条视频,几乎是“沉睡状态”。去年9月基地开园前,我重新打理这个账号,每天剪辑一条短视频更新,同步注册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官方账号,形成“多平台联动”的宣传矩阵。

  起初,视频播放量一直卡在几百次,零散的内容没能让基地留下记忆点。我对比同类账号后发现问题出在缺乏统一风格,随即确定“田园纪实风”为核心特色,统一字幕、背景音乐,展示稻田真实场景,很快一条“国庆钓蟹实景”视频播放量突破20万,咨询电话此起彼伏。

  趁着这股热乎劲,我在村“两委”会上提出了“直播带货”的想法:“村里算上我有3个年轻人,咱们组成直播小分队,直接在稻田里卖体验券!”想法得到了“两委”的全力支持:“大胆试,缺啥咱们一起想办法。”当时村集体只有一台旧手机,没有麦克风、没有支架,我们就用冰块给手机散热,举着手机在钓蟹池边开启了第一场直播。从一开始的没话说到驾轻就熟介绍基地特色,从无人观看到网友纷纷提问,首次直播139名观众里,有8人下单买了体验券。

  首战告捷后,我们连夜复盘,把游客关心的“交通路线”“收费标准”等问题整理成“直播问答清单”,每次直播前提前演练。去年国庆期间,我们累计直播15场,吸

  引观众1.8万人次,售出体验券1600余张,线上销售额达4.9万元,全网粉丝也突破了1000人。不少从市区来的游客说:“以前真不知道西青还有这么好的地方,自驾半小时就到,以后肯定常来!”

  又到一年国庆,村集体特意添置了专业直播设备,直播小分队再次站在钓蟹池边,展示着游人如织、稻香蟹肥的美好场景。不少村民主动献策:“办场钓蟹比赛,获胜的奖点农产品,肯定热闹。”游客也建议:“增设农家饭摊位,玩一天更尽兴。”这些来自田埂的金点子,让我越发明白,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个人使劲,而应是干群同心、众人拾柴。

  王楠在钓蟹池边直播。(房庄子村村委会供图。)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