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坚持系统观念从整体谋划,以问题、过程与结果导向展开具体衔接,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建立健全衔接机制。落实衔接政策,要优化脱贫攻坚的组织层次,保留脱贫攻坚中的亮点,设立乡村振兴组织架构,做好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部分的沟通协调。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抓好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乡村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农村产业发展、交通设施、田园风貌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进一步明确村庄布局分类。加强统筹协调,村内建立相应的服务协调机制,协调脱贫与振兴优惠方案目标人群不同而导致的矛盾。建立相关人才队伍形成乡村智库,为相关村级方案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撑。深化扶志教育以提升“造血”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加强种植技术、创业能力等方面培训,改进引导群众发展生产的奖补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推进乡村产业升级。根据本地实际,持续壮大特色效益农业规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美誉度和综合附加值。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聘请相关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人才,到田间地头开展产业培训,手把手教农民处理专业问题的能力。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引导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新型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布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产业链,加大物流、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商贸、供销、邮政等环节效率,形成集“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体系。
夯实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有条件地区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加强农村垃圾收运及处置系统建设,整治农村垃圾、水体污染、畜禽污染。加快城乡5G网络、移动物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加大农业领域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着力建设互联网村、打造数字农产品示范基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公用设施建设,扎实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着力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切实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党建、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民政、文体、法律服务。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条件,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建设村级互助养老点。
聚焦生态文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为统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推行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广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中。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及体系建设,完善“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开展河库巡查,维护河库生态安全。严格执行禁渔护渔政策,保护长江生态资源;切实加强秸秆焚烧和废弃农膜的回收管理工作。
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街道抗建村书记助理 周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