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论坛 | 让乡村成为“流量”沉淀池
2024-04-18 10:3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康文明 阮露明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实践,找寻自己的“流量密码”。当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如何转化为“留量”?笔者认为,关键要修炼好内功,做好把人留住、把客留住、把景留住的后半篇文章,让乡村成为“流量”沉淀池和孵化场,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把人留住,变“人才流量”为“人才留量”。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如何“留人”,要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引”回来、“聚”在村。要深入实施“人才暖心回流工程”,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详细梳理本土人才回归的问题清单,不断出台返乡创业政策,打破人才回乡干事创业的“藩篱”,让愿意回到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更有信心。要依托基层一线的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人才项目”,实现乡村振兴与人才发展的“双向奔赴”。要抓好重点人才支持保障政策落实,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主动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

  把客留住,变“网红流量”为“文旅留量”。吸引“流量”不难,但打造“留量”不易。“网红”变“长红”,一字之差,需要转变的是思想、观念和做法。要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文旅结合,瞄准需求,探索“旅游+”和“+旅游”新业态,让乡村旅游业态成为“网红”最持久靓丽的底色。比如,有特色山地资源、少数民族资源的,可通过村企村校合作,开发专属旅游路线;有红色资源的,可开展本土红色故事展演,开发一批红色文创精品;有少数民族村寨资源的,可发动寨老讲村史。总之,振兴乡村,要因地制宜挖掘乡村生态价值,保护原村庄古民居等乡村风貌,科学布局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做活乡村旅游产业,让乡村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愿意来,来了不想走。

  把景留住,变“颜值流量”为“产值留量”。如何让乡村的“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说到底是要走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之路,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要求,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聚焦绿色产业提升,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绿色产业,用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要依托农村党员培训、种养能手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平台,加大技术推广,降低农药、化肥等化学资源的使用量,提高特色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把乡村原汁原味的农产品销售到五湖四海,把“美丽风景”持续转化为“美丽经济”。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