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峡谷“结缘”文旅扶贫
2020-01-16 09:41: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平 李传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店铺生意火爆、购销两旺;广场上,伴随着高亢的巴人舞曲,身着鲜艳土家服饰的村民跳起了巴人舞,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四川省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开园以来经常可见的动人情景。从2018年8月景区开园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带动片区9.1万贫困人口、10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奔康。

  “山高路陡石头多,只靠肩挑手背磨”

  巴山大峡谷的前身为“宣汉百里峡”。曾经的巴山大峡谷,山高谷深、土地贫瘠、信息闭塞。“看见山,走一天;看到屋,走到哭”“山高路陡石头多,只靠肩挑手背磨”,这些在老百姓口中流传至今的顺口溜,是对巴山大峡谷村民过去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穷得全国出名,但是这里却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异常丰富。面对连绵起伏、雄奇险峻的群山,山里人天天起早贪黑在这片土地上翻耕,却守着“金饽饽”过着穷日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伊始,数据显示,巴山大峡谷仅核心区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2个、贫困人口2.2万人。从2014年7月开始,宣汉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统领,以旅游开发为龙头,以旅游产业的通道效应放大开发效果,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层次,组团打造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带动周边乡镇整体发展,实现开发扶贫的目标。

  举全县之力,拿下“头号工程”

  “我们要举全县之力,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攻城拔寨的勇气,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效果建成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走一条文旅扶贫的新路子。”面对资金、人力、技术等重重压力,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对全县人民许下郑重承诺。

  能整合的资金、最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机械,都汇聚到了这里,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开发成了全县的“头号工程”。

  2016年1月12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综合开发建设开工仪式在渡口土家族乡长路河坝举行。一年多后,该项目纳入2017年四川省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两年多时间里,在快速通道、景区内环线、渡口风情小镇、桑树坪巴人村部落等建设现场,上千名建设者攻坚克难,放弃了周末、节假日,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21名县领导挂包74类134个项目,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各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每周驻守施工现场2天,解决具体问题,督促施工进度;29支援建队伍在14个施工项目(标段)实施作业。

  人心齐,泰山移。巴山大峡谷项目建设者仅用9个月就凿出大象溶洞,17个月建成内环线,24个月建成快速通道,28个月再现巴人风情小镇。景区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31个月,2018年8月28日顺利完工,并正式开园迎客。

  穷区变景区,民宅变“金宅”

  今天的巴山大峡谷,雄关变通途,穷区变景区,民宅变“金宅”。巴山大峡谷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贫困户黄继美依靠扶贫贷款和技术、信息支持,养起了山羊,喂起了小猪,还种植了一片地的药材,从茅草屋搬到了钢筋水泥结构的小洋楼,过上了好日子。

  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开发给景区辐射的乡镇带来无限生机,短短4年时间,昔日全县最差最穷的地方变成全县最富最美的地方。当地群众瞅准了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发的大好机遇,结合生态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等。土豆、岩豆、玉米等原生态的“土坨坨”,变成了餐桌上游客抢手的美味佳肴,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一辈子也没有想到,过去我们这些穷地方还成了景区,我一个‘泥腿子’变成了老板……”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二组村民覃永开了一家农家乐,对扶贫旅游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2019年国庆节期间,我家7个房间爆满,腊猪脚、土鸡等土特产是游客最爱吃的菜。几天下来,我们就挣了8000多元,很多游客临走时还不忘买点土特产。随着景区功能不断完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肯定还会更好!”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