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舒兰三梁村挺起“脊梁”
2021-08-12 10:05: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阎红玉 侯馨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三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森(右)与合作社负责人研究种植品种。资料图

  “我们村有一个好支部,有一个好书记!是他们带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近日在吉林省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80岁的村民陈玉芬大娘对记者说。陈大娘口中的“好书记”是三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森。

  三梁村地处偏远、人多地少,村里的几道丘陵,就像压在村民肩上的几道梁,土里刨食的日子紧紧巴巴。2013年李林森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三梁村渐渐挺起了“脊梁”:养猪、酿酒、种杂粮……曾经的落后村,如今产业兴旺、村容整洁,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集体收入也达到42万元,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

  “三梁村的改变,主要是因为成立了合作社、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李林森说。

  书记带头

  村民走上致富路

  1994年,李林森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5000元钱,一个人到北京打拼,开了家餐馆。可每次回到村里,看到村里还是老样子,李林森心里总不是滋味。

  三梁村民风淳朴,村民崇德尚义,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时期,村民都踊跃参军、不怕牺牲。1935-1950年,村中参军入伍的青年就有26人,其中四人壮烈牺牲。祖祖辈辈传承的浓厚家国情怀激励着李林森,他总觉得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乡亲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2000年,李林森决定返乡创业,带领乡亲发展生猪养殖,一起致富。2013年,李林森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穷困仍缠绕着三梁,村民年人均收入在1500-3000元之间,村集体还欠外债54万元。

  如何走出困局?李林森找到村里老干部、老党员和党支部成员一同商量。

  上世纪60-80年代,三梁村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三梁大队相继办起砖厂、瓦厂、油坊等集体企业,各生产小队也都有集体企业,如酒坊、粉坊、铁匠炉、玻璃管厂等。1970年前后,村里就通上了电话,家家户户通电、通有线广播。大队还购买了三台“东方红”拖拉机。

  不难看出,要想摆脱穷困的阴影,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还是要找准着力点,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可突破点在哪?

  三梁村人均耕地不足四亩,粮食产量低,靠种地奔小康很不现实。李林森琢磨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从有经验的行业入手。曾经搞过养殖的他,带着村干部去外地考察回来后,决定还是干擅长的项目,发展生猪养殖,并成立合作社,吸纳村民入股。

  一些村民听说村里要合伙养猪,心里没有底,担心自己的钱“打水漂”。为解除村民顾虑,李林森向大家保证:“我是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会让大家失望!要是三年不盈利,钱连本带息返还给大家!”

  李林森的真诚打动了村民。一时间,全村22户村民主动投资275万元,村集体以土地和上级补助资金入股70万元,28户贫困户用5万元帮扶资金入股。2014年,村里成立了吉林六合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六合源牧业养猪场也正式建立。

  在李林森的带领下,村民们热火朝天地经营起养猪场。李林森将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倾囊相授,养猪场在人们的希望中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李林森也向乡亲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2016年,村集体、入股农户和贫困户分红156.54万元;2021年1月,村集体和入股农户分红255.2万元。

  “村集体+农户+贫困户”

  不让一个村民掉队

  为巩固生猪养殖业,延长产业链,2016年,村“两委”班子又带领村民成立种植合作社,与养猪合作社有机结合,猪场粪便转化成有机肥料,实现了“地—肥—粮、粮—猪—肥”的循环产业链,不但增收,还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舒兰市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三梁村农业田园综合体发展项目,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亲子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全力打造“三稻粱”品牌的系列绿色有机产品。方案的实施,给三梁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已有的成绩也并未让李林森满足。为了三梁村的更长远发展,他脚步不停地考察市场、寻找新机遇,引导村民从种植玉米,转变为种植豆类、高粱等杂粮,杂粮收获后再经过深加工,生产出有机大豆油、高粱酒和小米等优质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主打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三稻粱”品牌也越来越响亮。

  2018年,三梁村的小杂粮获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六合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吉林市重点龙头企业。近几年,三梁村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经销商建立起了合作关系,村里种出的有机小米能卖到30多元一斤,黑豆油能卖到50多元一斤,高粱酒也能卖到50到70元一斤,为全村带来了可观收益。“种养加”结合的三梁村富裕起来了。

  2020年以前,三梁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59人,单靠村养殖场分红,无法实现村民脱贫致富。面对这些贫困户,李林森深深感觉到,只要有一个人掉队,他这个村书记就不称职。

  于是,李林森和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开会商定,采取“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方式,成立三稻粱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投入资金,农户和贫困户以土地折资入股,按股分红,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参与劳动挣工资。

  采访中,村民王振龙给记者讲述了他的脱贫故事。王振龙今年57岁,爱人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病,不能干体力活,天天离不开药罐子。他告诉记者,2013年之前,自己借遍了亲朋好友的钱为爱人看病,对过上好日子没了希望。村党支部新班子上任后,李林森及时和乡、市医保沟通,最大限度报销王振龙爱人的医药费,又在2016年动员王振龙把耕地流转给村里合作社。

  “为让我们得实惠,流转的地,每亩比给其他人的高出100块钱。李书记还叫我到合作社打工,每年能挣4万块钱。现在我们家欠的外债都还清了,我爱人身体也好起来了。这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为村民办实事的党支部,有个为村民想事、干事的好书记!”王振龙说。

  集体经济助力

  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每到清晨和傍晚,三梁村建设的木质观光栈道上,总能看到漫步的村民,伴着朝阳和晚霞,感受不一样的风景。除了观光栈道,观赏花海、休闲娱乐广场、标准塑胶篮球场也是村民们的户外活动乐园。如果想静下心来,村里的图书屋是个不错的去处,报纸、图书等刊物琳琅满目……

  如今的三梁,村美民富。目光所及之处绿意浓浓,村路和公路路路相通,村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种植栽培的花草有28公里。村民都住上了砖瓦房,屋里屋外干净美观。党员活动日时,村中党员义务为孤寡老人家庭和村庄公共区域清理环境卫生。现在,村民们已经有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的现象杜绝了。垃圾堆放点有专人负责管理,日产日清,此外还会定期清理河塘沟渠,保证无发臭水体、无垃圾漂浮物。

  村党支部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大家在村民议事中心商讨村务,真正成了村子的主人。依托新时代讲习所,村党支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篮球赛和扭秧歌比赛等文化活动,受到广大村民欢迎。村中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力提倡节俭、文明办红白事,有效遏制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陋习。

  有了集体经济助力,村集体也具备了更好服务村民的能力,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缴纳医疗保险,免费给每家每户改造自来水……村民获得感越来越强。村党支部先后被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评为先进党支部;李林森被评为吉林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并连续两届当选舒兰市人大代表。

  “今年年底前,我们村子里42名符合条件的孤寡老人,就可以入住村子里的养老院了。养老院里有食堂、浴室、卫生室、活动室、图书室,房间是两个人一间。现在,只剩下室内装修和工作人员培训了。”谈起村里的近期规划,李林森还是很兴奋,即使已拥有诸多成绩与荣誉,他丝毫没有要停下来、歇歇脚的样子,“我相信,我们村党支部一定会继续带领全体村民,振兴乡村!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定会更幸福!”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