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正干劲十足地带领群众开拓新局面、谋求新发展。如何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尽快成长为解难带富的“多面手”、群众信得过的“贴心人”?广东连山、河南范县通过跨村任职、循环培养等方式,不断提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使他们尽快投入状态,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跨村任职”学实招
本报连山讯 (通讯员 邓嘉琪 练柏娟)今年村级换届后,为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广东连山县积极探索,打破传统村域限制,在福堂镇试点推行村“两委”干部“跨村任职+跟岗锻炼”模式,坚持分层分类培育,着力培养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硬核”村干部队伍。
通过镇村联动,采取“跨村任职+跟岗锻炼”模式,为村“两委”干部创造更多受训机会。由镇党委认真摸排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基本情况,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作为交流对象,按照就近原则,分批次安排跨村任职、到镇跟岗锻炼计划。截至8月底,已安排荣丽村、读楼村的党总支部副书记分别到太平村、良善村跨村任职,安排荣丽村、新联村、梅洞村的党总支书记到镇跟岗锻炼。跟岗锻炼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手把手教、一对一带,协助书记完成日常业务工作。跨村任职由镇党委给交流干部压担子、分任务,要求交流前明确学习交流目标,交流期间通过对比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差距,理清发展思路,交流结束后向镇党委汇报心得体会。通过锻炼,交流干部的政治意识、组织观念明显增强,履职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通过向兄弟村学实招、取真经,向镇党委学思维、学眼界,村与村之间横向交流学习与纵向分析个人成长变化相结合,启发村“两委”干部破解难题的新思路,不断增强统筹协调能力,提升驾驭复杂局面水平。跨村任职干部异地交流,“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勇于破除陈旧工作模式,破除当地人情干扰,办理了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民事纠纷,有效拉近了干群关系,锻炼了一批调处矛盾的能手。
外村交流任职干部的加入让原有的“两委”班子更活跃,也促使新进村“两委”年轻干部尽快转变角色、进入状态、敢于担当,有效帮助其快速成长。坚持与兄弟村比较,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到位;坚持与群众期盼比较,看村民急难愁盼之事解决得好不好;坚持与兄弟村干部比较,看攻坚克难的勇气锐气朝气足不足,工作落实的力度谁更大,汇聚推动基层工作的强大动能,形成比学赶超、良性竞争的浓厚氛围。
“循环培养”促实干
本报范县讯 (通讯员 王岩 朱贺)去年以来,河南范县以“百名村支书持续培养计划”为牵引,采取“集中培训—回村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方式,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循环式持续培养,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经过多方征求意见,组织部门确定以半年为一周期对从全县比选出150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持续培养。先到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重点高校、乡村建设先进地区等进行集中培训,时间为3—5天,集中培训结束时布置“实践作业”,回村实践1—2个月,实践成果在下次集中培训时进行评比展示,然后再学习、再实践,通过持续培养,务求在学中干、干中学。
培训课程按照“满足干部需求、补齐能力短板、提升履职能力”的原则量身定做,通过理论教学、情景模拟、答辩交流、现场观摩等,重点提升村党支部书记宣传宣讲政策、动员服务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实践能力。适时到浙江大学、新乡先进集体教育基地等开展学习,让村党支部书记走出去,把经验带回来。颜村铺乡颜村铺村党支部书记黄体奇是名“90后”,通过持续培养打开了视野,带领党员引进建筑垃圾破碎再利用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坚持组织部门直接抓、县乡联动共同抓,有效提升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各乡镇扛稳跟踪培养责任,77名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老乡镇”“老支书”和持续培养对象结成对子,把实践课堂开到“发展一线”。发动村党支部书记不定期参加乡镇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讲清楚重点工作怎么干;到种植园区、项目一线、纠纷现场等就事说事、传授方法,形成了书记教书记、干部带干部的良好局面。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连,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村党支部“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的帮带机制,以持续培养对象为纽带,整合各村资源优势,把开展党的工作与服务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整体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杨集乡民义村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刘西胜接受培训后主动与福建企业对接,不断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我们不仅带动本村群众致富,还和东辛店村、焦庄村结成发展对子,特色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刘西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