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罗县坚持把强基层、夯基础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在抓班子、建队伍、激活力、聚人才、夯基础上用劲发力,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全县组织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履职能力示范培训班
突出筑基固本,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坚持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县培育三星级及以上农村党建示范党组织105个,占比超过72.92%,示范村创建年度目标超比例完成;6个乡镇党委超前完成示范乡(镇)创建。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落实软弱涣散和薄弱村党组织“四个一”工作机制,推动县乡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抓整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难题,3年落实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等项目40多个,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和薄弱村党组织50个,解决班子不强、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82件。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陶乐镇庙庙湖村、红崖子乡红瑞村等脱贫攻坚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培育宝丰镇兴胜村羊产业扶贫联合党支部等党组织7个,真正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突出选优配强,锻造乡村振兴骨干队伍。着眼增强乡镇班子整体功能、优化班子结构,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全县13名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1岁,13个乡镇123名领导干部中,平均年龄为38.6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班子成员总数的86.96%,乡镇班子结构大幅优化。深化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通过定档管理、定向培训、定人帮带、定期考核及跟班体验“四定一跟”培养模式,全县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15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929名,后备力量525名,结合村“两委”换届,选配517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96名致富带头人当选村党组织书记,能人进“两委”班子呈现集聚效应。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级层面分批次轮训村党组织书记400余人次,举办“我们村的十四五”村党组织书记论坛,开展“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村党组织书记师徒结对行动,对新上任的58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对一帮带,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突出力量下沉,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坚持把人才培育放在突出位置,县委结合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下放乡镇事业编制人员214名,编制总数较改革前增加40%,全面保障乡村工作力量。统筹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力量,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162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力支撑。制定《平罗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推行“产业+人才”引才模式,依托种子小镇、河东优质奶源基地等产业园,引进科研专家21人,建立人才小高地2个、双创基地5个、农民实训基地29个,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400余人、农村实用人才1600余人。强化智力支撑,向乡村选派科技特派员206名,解决农业技术问题1200余项,培育出“黄渠桥羊羔肉”“庙庙湖沙漠瓜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有力带动产业发展。
突出资金保障,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坚持资源资金向一线倾斜,实施面积不达标阵地清零行动,筹资38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及维修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9个,投资97.7万元,解决2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供暖问题;健全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乡村治理经费867万元,村级运转经费达2324万元,村均达16万余元;建立村干部“基础性+保障性+激励性”任职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在全区率先建立村干部报酬星级补贴、养老保险补贴、任职年限补贴稳定增长机制,村干部平均任职补贴、五星级村党组织书记任职补贴分别达3785元、5069元;建立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性制度,对年经营性净收益在5万元以上的村,按照8%的比例提取净收益补助享受任职补贴村干部,2017至2020年共计兑现奖补244.48万元,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