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应该分类回收处理”“红白喜事不得燃放烟花爆竹”“村规民约需要重新制定了”……傍晚时分的老樟树下,江西省修水县漫江乡沙溪村部分村民与乡村干部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板凳会”上商议着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下一步进展方向。
为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实效,修水县制定实施《修水县“‘三联三共’强基础、转作风、办实事”活动》,塑造乡村和社区“板凳会”党建特色品牌,让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同坐小板凳,政策同学习、有事共商议,切实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探索出一条创新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以需求为导向,请群众“听”
该县实行一个进村工作队或结对共建单位牵头、一部分群众参与、多行业人员参加的“1+1+N”组织模式,即进村工作队或结对共建单位联合村(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每次1个自然村(社区网格)组织40余名群众,重点邀请驻村驻片干部、派出所民警、农口业务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共同参与,在群众院落或小区里开展集中学习、收集问题、宣讲政策。进村工作队队员、乡镇驻村干部、结对共建单位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轮流担任主讲人,围绕农业农村政策、近期大事实事和乡村振兴、疫情常态化防控、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解读。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板凳会”2800余场次。
以问题为导向,让群众“议”
“以前开会时,总是把大家集中到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拿着文件念给大家听,群众感觉很拘束,现在在群众家门口,大家都愿意畅所欲言了。”修水县黄沙镇长坑村党支部书记熊金升说。在该村“板凳会”现场,村民与镇村干部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板凳会”上,充分发扬民主,组织群众对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秀美乡村建设、社区服务等开展讨论,县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参加“板凳会”,450余名科级干部、14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农家院落、网格小区,听取并收集群众关于推进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工作意见建议9500余条。针对群众的邻里矛盾纠纷、信访苗头性问题,及时调解疏导,把矛盾化解在村组一线,通过“板凳会”协调解决矛盾纠纷500余起。
以结果为导向,为群众“办”
“还以为开会就是形式,没想到真的这么快就解决了。”该县布甲乡太阳村村民们高兴地说。在该村在召开的“板凳会”上,多名群众反映没有路灯,晚上老人小孩出门非常不方便。会议结束后仅10余天,村委会联合帮扶单位将村道两旁路灯全部装上,得到群众交口称赞。
“板凳会”推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帮办清单和接受评价“三单一评”工作机制。建立问题清单,将群众在“板凳会”上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分类汇总,对个性问题做好筛选登记。建立责任清单,结合“‘三联三共’强基础、转作风、办实事”活动,构建由包乡挂村和结对共建单位、乡镇包村(社区)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小组长(网格长)结对帮办的“4+1”服务承诺体系,形成责任清单800余份,列出服务内容、明确责任人、规定完成时限。接受群众评价,将问题办结情况及时公开公示,同时在“板凳会”上通报,着力提高工作实效性,提升群众满意度。活动开展以来,为群众帮办实事3300余件。
“‘板凳会’是我县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探索出的一种新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坐’听说‘理’,进一步畅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让群众当主角,充分激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性。”修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雪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