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深入开展科技帮扶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2022-12-28 15:41:00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李艳红 通讯员 高登峰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王秀荣(左二)在讲解哈密瓜种植要领。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供图

  雪川农业集团马铃薯深加工车间。雪川农业集团供图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植保系教授、科技特派员张红杰(左四),在给帮扶村村民传授马铃薯种植技术。张家口市科技局供图

 

  科技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强化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张家口市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深入开展科技帮扶,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强化政策、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增强县域创新发展能力,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人才下沉,农业科技特派员带来致富新路

  “王老师,明年我们也打算种几棚哈密瓜,您能帮我们指导指导吗?”12月中旬,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王秀荣的微信群里,来自康保县哈必嘎乡察汗脑包村的村民苏艳权问道。“今年是开发哈密瓜种植的第四个年头,效益非常好,不少村民打算明年加入进来。”在察汗脑包村当了6年科技特派员的王秀荣,看到通过自己的技术帮扶,农民们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并拓展出一条新的产业发展之路,感到无比欣慰。

  2017年,得知科技部门推出农业科技特派员的机制后,农村出生的王秀荣果断报了名,并将帮扶对象锁定在她的家乡康保县的一个村——察汗脑包村。干旱少雨、土地瘠薄,作为土生土长的康保人,王秀荣对这里再熟悉不过,农民们种植的传统大田作物莜麦、亚麻等,几乎没有经济效益。王秀荣主要从事林果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她认为坝上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空气洁净度高,这样的气候条件恰好是生产高质量果品的优势。于是,在王秀荣的建议和指导下,察汗脑包村先后引进种植了寒地苹果和哈密瓜。

  “我们的苹果没有病虫害,几乎不需要打任何农药,品质非常高。哈密瓜的口感比新疆地区的还好,而且种植周期短,效益很可观。”王秀荣介绍到。目前,察汗脑包村苹果种植达到了200亩,哈密瓜种植30多亩(塑料大棚)。哈密瓜一亩地的利润达到一两万元,吸引周边农民不断加入到哈密瓜的种植中来。

  据介绍,近年来,张家口市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像王秀荣一样,大批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指导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建设、普及和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今年,省市县三级选派了650名科技特派员,实现1970个脱贫村全覆盖。

  同时,该市还面向18个县(区)组织选派18个科技特派团,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精准施策,以“一县一团”方式,依托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开展科技帮扶服务。

  配置创新,农业科技园区成乡村振兴新平台

  从马铃薯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到规模化种植及贮藏,再到马铃薯食品综合加工,在张家口坝上一个人口不足两万人的察北管理区内,有一家在国内同行业内拥有绝对领先优势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雪川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川农业集团)。今年,以该企业为主体创立的河北察北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获批。

  “我们给种植户提供种薯、农资、种植技术,甚至是金融支持等一条龙的产业服务,他们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种植,企业再按订单回收种植户的马铃薯。”日前,雪川农业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到,通过专业化订单式种植合作模式的实施,当地马铃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据介绍,目前,该集团已先后育出马铃薯新品种及品系40多个,累计推广新品种种植420万亩,带动种植户亩均增收1500多元。

  据介绍,雪川农业集团已先后与238家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种植合同,年订单回收马铃薯加工原料约27万吨,支付订单马铃薯原料款达3.86亿元,辐射带动当地大批群众增收致富。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政府引导,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导,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致富、企业增效。农业科技园区的设立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平台。”张家口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田乃君介绍。

  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市已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3家、河北省山区“四个一”科技示范工程基地14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56家,实现重点县区全覆盖。

  科技助力,“一粒种子”带富一方百姓

  “‘张杂谷’,致富谷,五亩能脱贫,十亩能致富。”在张家口市,许多种植户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由于耐旱高产,“张杂谷”成了当地百姓口中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谷”。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其高产、抗旱、优质、高效的特点,将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亩产从200公斤至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至600公斤。其中培育的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3号”荣获“国家一级优质米”称号,年均种植面积约15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近900万亩。

  “目前,‘张杂谷’种植面积已接近全国谷子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带动数万种植户实现了产业致富。‘张杂谷’的研发成功,实实在在见证了农业科技项目对产业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田乃君介绍,未来,该市将继续做大做强“张杂谷”产业,建立谷子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平台,选育新一代杂交谷子新品种,推动杂交谷子和常规谷子产业化不断发展。

  此外,该市还将支持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规模化种植、加工、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进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高效精准育种技术有机结合,提高育种效率。支持葡萄新品种选育、全国葡萄种质资源基地建设,推动现代育种技术创新,提升农业原始创新能力等。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