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到收,基本不用农民下地了。这还是种粮吗?
1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四川省眉山市有名的种粮村——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见识一粒稻谷成长的“黑科技”。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永丰村。总书记走进村庄稻田深处,了解水稻新品种实验推广情况。总书记走进的这片稻田有何奥秘?“我们村的高标准农田2015年便实现了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最高标准的农田示范样板之一。”对村里的情况,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如数家珍。
这高标准究竟有多高呢?种粮多年的王元威感受很深。2013年,王元威和永丰村村民老曾合伙办起眉山一心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村里2400亩良田,“过去我们种粮,要想高产,就得像伺候孩子一样伺候稻子”。
但那时的王元威想都不敢想,伺候“孩子”还能整出这么多名堂。合作社院落里,停满了大车小车。王元威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合作社的“家底”:拥有全流程生产机械近70台,卫星定位的耕作机、太阳能堆肥、无人机施肥给药、大型烘干塔流水线烘干收储……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拥有这些高科技,到哪都可以甩开膀子赚钱。可从村干部的介绍中,记者发现一个现象:在永丰,像王元威这样的外来种粮大户有好几个。他们来了永丰,短的一两年,长的有十多年,都不肯走了。“你们到底相中了永丰村什么呢?”记者很是不解。
另一位种粮大户邵国东笑着解密:“这个村有花钱买不到的核心技术。”
种子素有“农业芯片”的美誉。2018年,以永丰片区为核心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获评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带队进驻,打造四川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近年来试种国内外优质稻种340余个,“所有选育品种不进温室大棚、不搞特殊化,和永丰村正常种的稻子,长在一块田里,吹一样的风,晒同款太阳。”基地农技人员的介绍很是形象生动。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永丰村种粮,新稻种从试验田里蹦两步,就能“搬家”到村里的大田里,规避了新品种大规模推广的水土不服,“试错成本”几乎为零,这是种粮大户们很看重的一点。
稻谷向阳生长,村里和种粮大户也在双向奔赴。村党委为种粮大户协调用工、好的营商环境,组织到中试基地选种、举办新品种展示会、种粮比赛等,在村成功推广新品种20余个。去年全村稻谷总产量超过4000吨,亩均产量达700公斤,创历史新高。
为种好永丰粮,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也不遗余力。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为村里兴建的“三区四情”耕地质量监测站,今年大春生产时就可投入使用。监测站可对村里的地情、肥情、环情等农业生产数据实施24小时监测,上传平台分析后,靶向提供灌溉水量、施肥等方案,“过去种田靠天吃饭,现在靠大数据。”东坡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张钰介绍。
“黑科技”赋能的种粮村,还有村民卷裤腿下地的“土壤”吗?
“有的,而且大有可为!”李雪平斩钉截铁地回答。
记者走进高标准农田区看到,不少村民在地里忙碌着,给莴苣和豌豆浇水、施肥。围绕“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弱妇孺留守”的村情,村党委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实施“稻菜”“稻药”轮作。一来让土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增加种粮户的收入;二来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金饭碗”,实现了双赢。
52岁的村民李小辉算过收入账:土地有租金收入,下田每年再挣个2万元,“很安逸!”去年,永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万元。
村委会旁的一面农房墙壁上,“永丰永丰,永远丰收”八个大字分外醒目。采访到最后,村干部们向记者一一报出永丰村的“新年计划”:推进310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绿色生态种植、旅游环线打造、“天府粮仓”研习院等项目建设。其中,6月份前要完成10个重大项目和19个事务性工作,并启动8项创新改革任务。“为了永远丰收,永丰村在全速奔跑!就是感觉一天24个小时不太够用了!”李雪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