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看亮点 | 推行园长制,“东番红”奏响致富曲
2023-04-20 16:1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陈漳龙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以前,村民常乱倒垃圾、乱扔杂物,有新村无新貌,现如今东坑村俨然一幅和谐生态美丽的新农村画卷。”近日,福建省漳平市和平镇东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黄东华向来访者这样介绍。

  东坑村的华丽蝶变主要得益于“东番红”品牌化、项目化运作。近年来,东坑村发挥城郊优势,立足番茄特色产业,打造“东番红”党建品牌,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规划先行、多元创收等举措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东坑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2万余元,东坑村成为产业特色凸显、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五星”乡村。

  村民陈长洲在智能化大棚查看西红柿的长势

  支部领办,激活发展“新引擎”

  东坑蔬菜基地占地330亩,智能大棚里番茄长势喜人。现代化浇灌技术节约了种植成本,提高了产量,亩产值增加2万元,全年销售收入可达1677多万元。“是村党支部牵头改建了这个智能化大棚,刚开始大家还不太乐意,没想到这一改种番茄省心省力还增收!”村民陈长洲乐呵呵地说。

  东坑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从改善生产设施和改良蔬菜品种入手,采取品种、销售等“六统一”,注册“东番红”商标提高竞争优势。同时,村党支部通过流转土地10亩,建设智能化种植示范大棚,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4万元。

  “以往菜园由村民自已种植经营,管理粗放缺,我们推行园长制,实现规范化管理。”村支部书记黄东华说。东坑村党支部发挥党员种植能人带头作用,将蔬菜种植基地划分为8个区,每区由1名党员担任“园长”,统领片区内15户菜农科学种植,并由村党支部研究确定设置“总园长”,形成了“1管8”“1带15”的管理模式。园长带头,经营管理走上规范化标准化道路,东坑村蔬菜种植基地成功获评“全国蔬菜标准园”。

  蔬菜大棚里“硕果累累”

  规划先行,做足土地“新文章”

  将废弃坑塘建成标准化厂房、闲置小学改建成“东番红”党建示范馆、荒地流转建设育苗大棚……时下,东坑村正整合利用土地资源,盘活“沉睡资产”,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更有“钱景”。

  “这里原本是池塘和荒地,现在建起了标准化厂房,公司投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黄东华介绍。

  东坑村聘请专业人员对村庄整体布局和建设进行规划编制,梳理可用集体土地,做好土地文章。“目前,我们村通过梳理集体土地、流转荒地等办法,整合土地资源20多亩,已经建成的农产品分拣中心,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12万元。” 黄东华介绍,“我们还将一块临时用地进行整理打造,正在招引企业租用入驻,预计可实现村财收入15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盘活资源、村财投入建设项目,东坑村破除了村集体经济单一发展的局限。

  多元创收,拓宽发展“新渠道”

  东坑村坚持“多条腿走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用活漳永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100万元入股东坑新型建材厂,每年分红为村集体创收近10万元,剩余部分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入银行,每年获得利息4万余元。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建设农产品存储分拣中心,实现村集体经济逐年增收。同时,重新规划工业小区,引入优质企业如百农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取得租金收入11万余元,实现资金活水“不断流”。

  “盘活闲置的资源、资产、资金,让土地‘再生金’,把村财收入放到不同‘篮子’里,既保障了资金安全,又实现了多元收入。”黄东华说。

  下一步,东坑村计划投入600多万元,规划建设自行车慢行道、山体节点彩化提升、村庄节点提升、滨水栈道、田园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创东坑村乡村振兴新局面。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