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坚持把选调生作为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完善田间“三步走”培育链,加强选调生在村锻炼、跟踪管理和关心激励。
“整地播种”,科学安排提升在村实效。结合选调生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和行政村发展特点等,匹配安排到村锻炼。如建筑、规划建设等理工类专业,优先安排在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所在村;新闻传播、艺术等文学类专业,优先安排在革命老区村、旅游文化村;法学类专业,优先安排到基层治理难点村。建立“选调生探访日”机制,组织专人定期到村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其用好国情调研经费、服务群众经费。
“浇水蹲苗”,精准滴灌助力成长成才。建立“双导师”制,由录用单位选派1名科级干部、乡镇党委选派1名股级干部担任导师,对选调生在村工作和生活全程跟踪指导。发挥村干部“身边人”优势,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帮助熟悉村情、融入当地。在初任培训、到村培训的基础上,链接党校课程资源,把高质量发展、镇域经济等系列培训作为选调生的选修课。常态化举办座谈会,邀请到村锻炼期满的优秀选调生分享基层经历、工作体会,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传授工作经验。
“田间稳穗”,严管厚爱激励实干作为。制定选调生“在村项目”清单、考核评分细则,不断加强跟踪管理。发动选调生每年结合所在村发展,至少确立一个具体负责的工作项目,每季度向组织部门反馈项目进度,引导其深度参与乡村治理、矛盾调解、村务决策、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今年以来全区24名到村任职选调生共建立“在村项目”31个,目前已形成专题调研报告31份。每季度对选调生实行单列考核,将走村入户、国情调研等细化为16项考核指标,由镇党委、村党组织进行综合评分,确定考核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