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织金县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擦亮“三种底色”,以“红色引领”夯实党建基础,以“绿色产业”振兴乡村集体经济,以提升治理水平打造蓝天碧云的美丽乡村,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建强组织,锻造坚强“红”堡垒。抓好思想教育培训。投入资金9000万元新建县委党校,按照“六有”标准建成33个乡镇(街道)党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了丁宝桢陈列馆等8处特色现场教学点,开发理论课程9门。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相关培训班次19期,培训党员干部20526人次。抓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对标“五个规范化”建设要求,对已达标党支部开展全覆盖“回头看”。认真落实“五个一”包保措施,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排查整顿工作,推动486名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党支部工作,促进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抓强“头雁队伍”建设。对全县584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按程序调整村干部42名。持续选派35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714名驻村工作队员,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440名。制定实施《织金县村(社区)干部任职期间学历提升补助办法》,搭建“比武擂台”,组织“三级书记”开展“亮承诺、晒实绩、上讲台、比干劲”活动,激发基层干部干事激情。2023年,织金县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获评“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
整合资源,发展特色“绿”产业。聚焦“规模化”做强农村基础产业。坚持党组织领办为核心不动摇,盘活“荒坡、荒山”闲置资源,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合作社”等组织方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实体按照全县种植业“5311”和生态畜牧业“3311”规划发展基础产业,重点做大做强皂角、南瓜蔬菜、竹荪食用菌等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共种植皂角52.07万亩、辣椒15.02万亩、竹荪食用菌3.53万亩、南瓜14.8万亩,养殖生猪71.91万头、家禽840.56万羽。聚焦“多元化”发展城市新型产业。针对街道和乡镇自然资源、地理优势等方面的差异性,分类施策。引导城市社区合作社立足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运输、加工、劳务、家政、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涌现出绮陌街道三架山社区农贸市场、双堰街道杨柳社区物业管理中心等活力强劲的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实体领办产业。聚焦“品牌化”打造织金特色产业。坚持“一村一策”“一社一策”,指导党组织领办的集体经济实体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涌现出白泥镇“花青树”面条、熊家场镇白马村“岺南白马”纯手工蚕丝被、猫场镇川硐村“川硐贵长”猕猴桃等大批特色品牌。
优化治理,打造美丽“蓝”乡村。“十联户”联出基层治理共同体。加强党对村(社区)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一核带三好促三治”工作,全力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居民、群众的自治作用,激发广大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中的自治作用。“党建+积分”兑出美丽乡村新气象。依托积分管理的方式,把村(社区)干部、党员、商户、群众全部纳入积分管理,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等纳入积分内容。“五步法”议出和谐乡村新环境。创新实施“民意调查提事、议事小组议事、为民服务干事、公开透明亮事、精准监督评事”的村民议事“五步法”,宣传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打造一个望得见蓝天白云、看得见碧水净土、记得住乡情乡愁的美丽家园。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