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扫雪、采收农作物、为老人煮粥送冬衣……2023年,我来到浙江省仙居县步路乡王宅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通过志愿服务慢慢和村民熟络起来。我发现,通过新农村建设,王宅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村民每天结束工作和农活,还是老三样,电视、手机、闲聊,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待提升。
吴懿洁(前排中)与舞蹈队成员在一起。 李如怡摄
在村书记的支持鼓励下,我确立了组建一支村级舞蹈队的目标。经由村“两委”讨论,我们将可以投屏的村文化礼堂选作活动场所,擅长编舞与音乐的陈宝香女士担任队长和教练。很快,我们就凑齐了10人小团队,平均年龄60岁。
2023年12月,村购置纸扇、舞服10套,文化礼堂每晚亮起的灯光下,是舞蹈队在日常活动。没有表演时,大家把纸扇舞、灯笼舞、广场舞当做强身健体的娱乐,每个村民都能加入,重在参与。而对于活动表演,我们精益求精。挑选音乐曲目,统筹台前幕后,凝聚团队向心力,我一手操办。2024年1月27日,王宅村舞蹈队赶在春节前首亮相,一首《火火的情郎》陪伴村民度过热烈的“村晚”之夜。
观众的叫好给了我很大鼓舞,意犹未尽的舞蹈队积极吸纳新人,我们将目光投向传统非遗文化——铜钿鞭。伴随着《土家摔三碗》极具民族风情的伴奏,身着鲜艳服装的老人们井然有序变换队形,手中两根镶嵌着24枚铜钱的棍子舞得虎虎生风,“沙沙”的撞击声几乎要盖过音乐。不少村民笑着说,常来敲敲棍子脊椎病都好多了,晚上睡得更香了。除此之外,我们正在准备腰鼓舞,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在村中白事能派上用场。舞蹈队成员都是村里人,亲朋好友都在村里,通过这种形式送逝去的友邻最后一程,也是一项人道主义关怀。
现在,村民娱乐生活有了稳定的“另一个选项”,欢声笑语多了,身体锻炼跟上了,传统文化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传承着……
吴懿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