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嘱托 田野上的国之大者”系列④ 一个个“富民样本”如何炼成
2024-05-13 16:09: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殷殷嘱托: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要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

  黑龙江省东安村蔓越莓基地,鲜果在水中聚集在一起。新华社发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村级集体经济富不富、村民的“钱袋子”鼓不鼓,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检验着乡村振兴的成色足不足。

  初夏时节,广袤的田野上到处孕育着希望,动人的富民故事正在各地不断上演。

  黑龙江省东安村蔓越莓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水中采收蔓越莓鲜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产业

  托举强村富民梦

  4月底,广东省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郁郁葱葱的荔枝林一眼望不到边。南粤潮热的风,吹红了枝头一簇簇诱人的果实,成熟在望。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最在茂名。这种深受国人喜爱的水果在柏桥村已有2300多年种植历史,村里现有荔枝6800亩,是茂名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村。

  “产量达1万吨,实现产值1.4亿元,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村党总支书记何清介绍,2023年,柏桥村的荔枝产业成绩单十分亮眼。

  一颗荔枝,有多少种吃法?在柏桥村,游客可以品尝到荔枝干、荔枝酒、荔枝蜜、荔枝糕点……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说:“村里围绕小荔枝做大‘土特产’文章,不断开发荔枝深加工产品、举办荔枝文化节、开办夜市、打造民宿,村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岭南夏已深,而离茂名市4000多公里以外的“日出之城”——黑龙江省抚远市,刚刚迎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这里的一个小村庄,藏着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技术员们正在绵绵春雨中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为蔓越莓的春耕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今年初黑龙江文旅大火,“10万盒蔓越莓赠送广西”多次冲上热搜,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我国东北出产蔓越莓。其实,这种酸酸甜甜的小红果在抚远市黑瞎子岛镇东安村扎根已整整10年。

  蔓越莓3年挂果,5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能达到2000斤以上,市场收购价高达上百元一斤,产量大、经济效益高。目前,东安村蔓越莓种植面积发展至4200亩,年产值7000万元以上。

  一颗小红莓,圆了致富梦。浓桥镇东方红村村民祝清华从事蔓越莓分拣工作已近5年,“我把家里的地都发包出去,又在基地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据统计,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链联结机制,蔓越莓基地带动208户383人在基地务工。

  遍地开花的特色产业,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给村民带来了殷实的生活,然而群众对富裕的追求不止于此。

  “村里条件好了的同时,酗酒、赌博、邻里矛盾纠纷不断。当时就想,看来除了让村民们钱包鼓、生活好,还得有点新目标。”回望村子的发展历程,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感慨地说。

  免费看电影、文体馆运动健身百元包年、争做好人好事攒积分兑换福利,是永联村村民们的日常。上世纪80年代,永联村的村办轧钢厂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3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3万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吴惠芳说,“实现物质富裕只答了半道题,要把精神富足的答卷也答好。”

  就业

  拓宽农民增收路

  路边摊上卖10元钱一把的剪刀,剪出了一个亿元产业?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建水县,流传着“一把金剪刀,巧媳妇组团走天下”的故事。

  4月初,建水县南庄镇万亩葡萄园满眼绿意。干塘村村民李晓芳带着姐妹们,挥舞着手中的小剪刀为葡萄疏果。性格开朗的李晓芳边干活边告诉记者:“我们这支疏果小队有30多人,订单已排到下个月!”

  李晓芳小队只是建水“巧媳妇金剪刀”疏果队的一小分支。这支队伍总人数超过5000人,相当于一个加强团。

  疏果队是伴随建水葡萄产业兴起的,一开始是当地一些妇女在葡萄园修枝、疏果,“疏果多年,下剪那一刻,脑海里自然会浮现葡萄长大后的样子,果粒去留胸有成竹!”南庄镇小营村村民林丽萍对自己的技术很是自信。

  巧媳妇们技术好,慕名来请的外地老板多起来。建水县乘势而上,成立了“巧媳妇金剪刀”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巧媳妇们的“金剪刀”从此剪遍全国。

  要在全国有竞争力,技术是关键。建水县邀请省州各级专家到村开展葡萄疏果技能培训,完成专业技术培训2万余人,其中的佼佼者李积秀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还成了全国特色劳务品牌“‘金剪刀’葡萄疏果工”代言人。

  如今,巧媳妇“金剪刀”疏果队每年为全国各地葡萄种植企业、种植大户提供服务700余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7亿余元,人均每年额外增加务工收入3万余元。

  同样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娘子军”,在陕西省千阳县,1.3万名绣娘在自家庭院里飞针走线,凭借一根细绣花针把古老的“西秦刺绣”发扬光大。

  “这件《千里江山图》售价12万元,我一针一线绣了近8个月。”“这是仿真青铜器绣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件售价4000元以上……”千阳县秀萍刺绣合作社理事长王秀萍热情地向来客介绍。

  秀萍合作社创建于2012年,带动了周边300余名妇女从事刺绣产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一天做一个虎头帽,一年就能给自己挣不少零花钱!”南寨镇闫家村村民胡嫂笑着说。她提到的千阳虎头帽,是“网络爆品”,最火的时候买家要苦等近1个月才有货。

  近年来,千阳县采取“高校培训大师、县里培训传承人、镇村培训骨干、合作社提升技能”的思路,每年培训千阳绣娘1000人次,全县成立刺绣合作社21个,发展刺绣专业村11个,绣品年产值达到8600余万元。“千阳绣娘”被推荐为第三届全国劳务品牌,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巍巍大凉山,逶迤数百千。这里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最后主战场之一。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彝族姑娘曲木子果命运的改变,缘于“一盘回锅肉”。

  25岁的曲木子果很小就外出打工。广东省佛山市与凉山州是结对协作城市,从2020年开始,佛山将“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班开进三河村。曲木子果报名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曲木子果陆续学会了50多道菜,既有粤菜也有家乡菜。她的“毕业作品”就是一盘让家人们赞不绝口的回锅肉。

  这两年,曲木子果在村里的民宿上班,教游客们唱彝族歌、跳彝族舞;当过村文旅项目助理,负责农家宴等方面的工作,学的烹饪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在凉山州,不少彝族群众一步跨千年,通过易地搬迁喜迁新居,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粤菜师傅”工程送教上门,让很多像曲木子果这样的村民有了一技之长,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和家乡更美好的未来。

  创业

  激活家乡新动能

  一位或一群年轻人的加入,能给一个空心村带来怎样的巨变?

  三面环山、一边临水,修竹茂林、花木掩映。记者眼前的栖云山居民宿,位于河南省卢氏县朱阳关镇河南村壮子沟自然村。

  “村民之前基本都搬迁至沟外建房居住了,旧屋间间破败不堪,到处杂草丛生。如今的改变,多亏了王丹。”河南村党支部书记赵月强对记者说。

  赵月强提到的王丹是位民宿主理人。5年前从西安来到卢氏县参与建设、运营多个精品民宿项目,栖云山居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家。

  “民宿由闲置、废弃的民房修缮而来,修旧如旧,既质朴又原始。”王丹介绍说,民宿建成营业4年来,她先后发布文旅原创视频500余条,网上播放量2000余万次,随着名气渐涨,游客量逐年递增,去年突破了1万人次。

  自打有了栖云山居,不但为村民创造了一批就业岗位,还直接带火了乡村游,许多人慕名而来,寂静的小山村又热闹起来,赵月强对此深有感触:“人气旺了,带动了醪糟、蜂蜜、香菇等土特产的俏销,咱村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古老的白鹿原上。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南大康村,《白鹿原》里田小娥居住的那种破窑洞,摇身一变,成了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咖啡店。

  窑Yall咖啡·茶藏在大山深处,拥有宽敞的乡村庭院和窑洞改造的室内咖啡厅,开业后一炮而红,在各大平台上收获好评如潮,即使是工作日,也有不少游客赶来打卡。

  “春天客人喜欢待在户外,夏天和冬天窑洞里温度舒适,更受欢迎。”年轻的店长郑鑫毅说。他是第一个来村里“吃螃蟹”的投资人。“我一直想找一处田园气息浓厚、有特色的地方做户外咖啡,来这里看到这几孔土窑洞和院子,当即决定留下来。”

  南大康村风景秀丽。近年来,村党总支努力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村党总支委员王雷介绍,村党总支领办合作社,对村民闲置的房屋院落进行集中包装、管理、出租,开业后的民宿餐饮店不但吸引了很多游客,还为村民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已有150多名村民经培训后上岗,当上了咖啡师、茶艺师、服务员等,大家有活干、有钱赚,精神面貌也变好了。”

  一批批回村创业的奋斗者,也影响带动了身边的村民,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创业者从一个到一群,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带动了村庄的蝶变。

  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草木苍翠,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站在川悦汉服门口往里望,满满当当都是挑选汉服和做妆造的游客,95后店主肖年金忙得不亦乐乎,她笑着告诉记者:“节假日每天能租十几套,平时也有七八套。”

  龙池村四面高山环绕,早在2015年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2021年通城镇成为全市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乡村文旅产业迎来新的利好。在上海做小生意的肖年金,因此动了回村发展的念头:“在外旅游看到古镇汉服生意不错,巫溪还没有汉服店,就想回家乡开一个。”她很快租下了村主干道旁的闲置农房,一边装修一边外出学习。去年3月,汉服店正式开门营业,乘着赏花热潮火了一把。

  看到肖年金开汉服店赚了钱,村民夏云群就在汉服店的对面,开了家奶茶店,紧接着村民胡唯又在奶茶店旁开了家咖啡屋……如今,村里10多套闲置农房改建成了书吧、理疗馆、伴手礼店等,形成了一个以汉服店为中心的文创聚集地。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他们像一粒粒种子,在乡村扎根、发芽、生长,成为希望的田野上一道生机勃勃的风景。

  本报记者许露露刘凤双聂伟朱秀霞

  通讯员张红兴刘欣航建茗张海军钟红陈文燕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