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仙源乡仙源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小莫斯科”之称,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常被村民称为第五个“国宝”的南昌大学驻仙源乡仙源村第一书记樊国宝,从2022年3月驻村以来,不止于做乡村振兴的同路人,积极主动探索如何更好地成为仙源村乡村振兴的开路人、引路人。对他来说,“不忘初心”就是不断地熔铸那些记忆深处的情怀,让它们不因时间久远而褪色。在他的努力下,仙源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村貌有效改善,老百姓幸福感明显增强。
唱响“红色名村”金字招牌
樊国宝充分发挥仙源村的红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红色名村建设,从“学、吃、住、行、看、听、带、宣”等八个方面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红色名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开展红色研学,争取资金投资11万元,建设占地1700平方米的标准化红色研学素质拓展基地;为改善研学住宿条件,积极协调组织、乡村振兴等部门,完善仙源红色民宿建设。积极协调南昌大学15个二级党组织和8个团组织共计1000余人,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题,来仙源村开展党日活动,带动消费帮扶达50余万元。推动南昌大学人力资源部、学生工作处、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工程建设学院先后到村开展主题活动,并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支持帮扶经费10万余元。随着对村里红色资源的了解,樊国宝在村部制作了以“红色名村别样红”为主题的宣传栏,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并多次在仙源村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报社》旧址,为参加研学的学员讲授“红色仙源”专题党课。
推进“强村富民”取得实效
樊国宝带领驻村工作队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围绕建设“富裕乡村”“美丽乡村”“和谐乡村”“幸福乡村”目标,做出了多项有效性成果。建立“村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机制,鼓励农户多种植本地农副产品,帮助农户销售本地的高山生态大米、豆腐、脐橙等。积极协同建设投资近400万元、日产60吨、现代化智能化的仙源天然山泉水厂,多次邀请省乡村振兴局的有关领导、南昌大学的专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当地就业,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筹措资金15万元,解决了仙源村坑口及院背两个小组共61户217人受旱灾影响饮水难问题;向县水利局争取专项资金12万元修缮水渠,解决四个村小组400多亩稻田缺水灌溉等问题,受益村民涉及近100户400余人。时常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与村民交谈,参与村民纠纷调解,大力弘扬和谐正气的社会风气。
促进“文明乡风”落地生根
为推进仙源村文化振兴,解决仙源教育发展的需求,樊国宝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宣传及教育帮扶活动。2023年七一前夕邀请南昌大学艺术学院40多名师生在仙源村红旗广场举办文艺汇演活动,并组织打造深受老百姓喜欢的传统万载花灯戏,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文化,为农民干事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为改善仙源中心小学办学条件,组织捐赠了价值6万元的桌椅、电脑等教学设备;为解决仙源初级中学师资短缺问题,协调推动南昌大学附属学校一名政治老师和一名支教研究生到仙源初级中学开展支教,其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目前仙源村在基层党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走在前列,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创造新时代“第一等”工作的先进村。自推进红色名村建设以来,各级投入红色名村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累计接待红色研学人数10万余人,村民的收入得到了看得见的提高。仙源村的红色名村建设成效得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樊国宝获评“2023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宜春市最美第一书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樊国宝被当地村民百姓亲切称为仙源第五个“国宝”,他自觉扛起服务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忠实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