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大棚里种出新天地
2024-08-15 14:3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车驶入位于辽宁最西端的小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大棚,农户在棚内忙碌着,棚前几个人正在讨价还价,装满蔬菜的运输车不时在身边驶过,忙碌且热闹。

  与内蒙古、河北交界,这里是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靠着规模高达7000座大棚的设施农业,该镇打破了许多蔬菜不能在北方越冬的“魔咒”,成为了东北最大的甜椒生产基地,也撬动了周边三省区六乡镇的发展。

  从看天吃饭到四季不断

  “来,尝一口吧。我们这里的黄瓜不打农药,可以直接吃。”宋杖子镇党委副书记王妍很自信,她随手在大棚里摘下一根黄瓜,熟练地拿手撸下黄瓜的毛刺,掰成两截递上来。“黄瓜哪里都有,而我们的卖得特别快,一个是因为品种好,另一个是科技含量足。”

  宋杖子镇所在的凌源市,是中国北方最大反季节蔬菜基地,产品不仅在东北三省供不应求,还受到了北京等多地消费市场的认可。

  “我们的黄瓜是白心的,这是新品种,用的也是新技术。”据王妍介绍,在种植的过程中,宋杖子镇大棚的黄瓜采用了菌剂灌溉,能做到一年两茬,果实更大、口感更好,非常畅销。“我们现在一个大棚的纯收入能达到15万元,比传统种菜收益提高了30%左右,小黄瓜也有大收益。”

  放眼宋杖子镇,入目皆山。十年九旱是常态,冬季寒冷漫长,粮食纯靠天收,但乐观的村民们却看得到家乡的另一面:“我们镇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多风但是少雨,最适合发展棚菜种植。”

  从2005年开始,宋杖子镇锚定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从在大田里种玉米,转而尝试在大棚里种蔬菜水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镇已经形成了黄瓜、甜椒等多种蔬菜的产业基地,村民年均纯收入也增长至4万元。

  相较传统农业,设施农业打破了地域和四季的“自然限制”,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调节光热水气肥等变量参数,可控性更高。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设施蔬菜产量约占蔬菜总产量的30%,成为蔬菜生产供应不可或缺的部分。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只有适合当地的环境和资源才能获得最大效益,一些技术和经验做法可以借鉴,但不能不考虑环境和资源特点完全照搬。”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曾表示,推动现代设施农业绿色发展,要把握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效高产的内涵,认准方向,因地制宜。

  宋杖子镇建设的大棚以暖棚为主,主要就是起到保暖的作用。“在东北,我们一直说‘冬春吃菜靠一秋’,冬天基本上没有一点绿色,苍茫大地上一片荒凉,积雪能到一米多厚,进村的路都要靠人工刨出一条雪沟,才能正常通行,想要吃到大白菜、大萝卜等蔬菜只能靠冬储,设施农业的出现,首先就是解决了村民们冬春的蔬菜供应问题。”王妍说。

  从边干边试到增收致富

  设施农业好处有千万,但是对于农民们来说,能不能赚钱是放在第一位的。王妍解释说,全镇刚开始发展设施农业的时候,因为一个棚基本投资要到20到30万元,投入太大,对于是否能够稳定增产增收也有顾虑,村民们大多数都望而却步。

  2005年,时任范杖子村党支部书记的侯鉴力排众议,在全村范围内做大棚种植推广。“当年,多数村民怕担风险持观望态度,即便我挨家挨户做工作,并从上级争取到部分免费秧苗,也仅有37户村民进行试种。”

  那一年,范杖子村小范围试水小棚种植,甜椒产量不错。销售季,跟黄瓜“搭车”,全村的甜椒居然销售一空。消息“长腿儿”一般快速传开。“没想到,这37户村民的大棚当年每栋收入都达到2.5万元以上,是当时种植黄瓜收入的两倍多。”回忆起当初发展甜椒产业的情景,侯鉴记忆犹新。

  见到村民孙海军的时候,他正在大棚里劳作,暖棚里温度很高,但他明显心情不错,“今年我的收入比去年多了很多,能有20多万元,干活也更有劲了。”

  孙海军表示,这几年他在村里经营了好几个大棚,但却都不是自己家建的。据王妍介绍,在打造设施农业的整体规划中,范杖子镇采取了“三步走”的方法。由宋杖子镇整合资金,统一建设大棚,村民先到大棚里打工,边挣钱边学技术掌握技术,第二步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承包大棚,每年以5%到7%的收益返还分红,如果管得好、产量高,效益好,还可担任技术指导,最后第三步,如果村民们靠着大棚攒了钱,也可以选择自己再投资建棚。

  为了让农民们学习技术,宋杖子镇从沈阳市农科院、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请来专家,再加上村里原有的“田专家”和“土秀才”,针对农民需求开展技术指导,为农民们提供了23项蔬菜生产新技术的培训,解决农户一线生产技术难题752件次,平均降低生产成本2万余元,推动椒类、黄瓜日销售量分别达10万斤、15万斤。

  “咱们镇的农民敢干也愿意探索,现在家家户户怎么翻土、怎么高温闷棚和菌肥松土,他们比谁都懂。”据王妍介绍,由宋杖子镇组成“土专家”团队,前往周边三省多个乡镇提供技术服务,每一趟都能赚好几千元。

  在这样的模式下,农户前期投入所带来的风险与销售问题由镇政府统一调度,村民只需要负责生产,多劳多得的简单道理,村民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甜椒为例,现在我们的采收期能从每年的10月,一直采收到次年的7月,亩产能够达到5万斤,一个大棚的平均产值也能达到48000元。”

  截至目前,范杖子村的甜椒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6000多亩,覆盖三省区交界处的200多个村民组,年销售额2.1亿元,实现年产值7000余万元,吸引了53名大学生、创业能人返乡创业,培育116名设施农业“土专家”“田秀才”,带动全镇90%近农户从事设施农业,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

  “这么些年村庄的发展,村民们就认一句理,那就是‘大棚菜管好,日子错不了;产业做支柱,农民才会富’。”孙海军说。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

  王妍坦言,发展设施大棚蔬菜产业20余年后,宋杖子镇的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她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农产品品种雷同、数字化程度低、销售渠道有限……说到底就是各自为战,镇里各村都弄大棚种蔬菜,如何将互相竞争变为合作共赢,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2023年,宋杖子镇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范杖子村为核心,吸纳其余3个村与多个企业,共同组建设施农业产业联合党委,全面推进甜椒、樱桃、花卉等乡村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辽宁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划分共富责任区、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组建跨村产业联合党委,是该省近年来在抓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方面的创新举措,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了乡村产业发展优势。

  “比如范杖子村继续发展黄瓜、甜椒特色产业、北房身村的99座大棚发展花卉种植产业、段杖子村发展药菊种植产业,而由宋杖子村主要经营的蔬菜批发市场,已经成为三省的重要蔬菜交易集散中心。因为规模大、产品好吸引了许多大客户前来,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把东西卖出好价钱,减少了运输损失,也提高了议价能力。”王妍说。

  作为产业联合党委书记,王妍的感触很深,“最初也有人问我,人家四个村子本身设施农业基础就很好了,联合党委还能帮他们什么呢?我当时回答,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单个村党组织抓发展的‘独角戏’,成为联合党委共谋发展的‘大合唱’,将极大提升乡村振兴的‘成色’。”

  “有了产业联合党委,村子发展也有了‘主心骨’。”司海胜介绍,为满足市场需求,范杖子村每年都会尝试种植许多新品种的蔬菜和水果,这种调整都涉及种植技术的改变,有的农户掌握不好,头几棚农作物就会出现减产、品质低等情况,从而造成收入减少。

  “产业联合党委成立后,利用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建在范杖子村的‘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大棚里现场指导,确保农户平稳度过品种调整期。”司海胜说。

  王妍表示:“联合党委虽然成立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条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新路径,它能强化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资源,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设施农业是宋杖子镇增产增收的保证,也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从黄瓜到甜椒,近20年来宋杖子镇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随着宋杖子镇的带动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强,自己在黄瓜、甜椒种植产业方面的优势不再突出。

  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是宋杖子镇发展过程中的秘诀,如今村子的产业发展又到了十字路口,20年前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侯鉴卸任范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后,将工作重心彻底地放在了村合作社的发展上,又一次挑起了大梁,把自己“二次创业”的目标,锁定在了樱桃上。

  “过去种植黄瓜,一个大棚就能卖15万元,如今这一斤樱桃就能卖到120元,况且,求变是范杖子村乃至全镇发展的客观需求。”近几年,侯鉴在全国四处寻找适合宋杖子镇发展的新品种,最终选择从山东省引进了矮化密植樱桃,推广试种50栋大棚,栽植3万余棵樱桃树,还建起了樱桃育苗基地。

  对于未来的发展,侯鉴信心满满。“今年这批樱桃的试种大获成功,接下来就是加大推广力度,让村民们跟着产业联合党委一起,让宋杖子镇的产业发展再次推成出新,更上一层楼。”他说。

  本报记者 华贤东

  通讯员 安邦

  游客们正在种植花卉的设施大棚里游览。 华贤东 摄

  宋杖子镇范杖子村设施大棚里种植的青椒。 华贤东 摄

责编:俞玺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