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气的楼房、规整的工厂、现代化的美好生活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一条条整洁通达的村道,连接着功能丰富的生产生活区域。其中,有一条从南到北的村道十分特别,名叫“源起路”,寓意这里是“千万工程”的重要源起地。
源起路。瓜沥镇党建办供图。
从1998年起,梅林村率先高起点规划实施了工业厂区、农业园区、住宅楼区“三区合一”的新农村建设。2002年12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梅林村,看到村容整洁、规划有序、百姓安居乐业,提出“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发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的构想。2003年6月5日,在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千万工程”拉开历史大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是实施推进了20多年的“千万工程”首次写入一号文件。
“千万工程”给梅林带来了什么?村民魏来法说,以前被喊的“烂梅林”,现在成了人人口中“没来时想来”“来了就不想走”“走了后还想来”的“网红村”。20多年来,梅林村通过实施拆违控违、五水共治、生态河道治理、景观村道建设、非粮化整治、公共设施配套等一系列实事工程,蝶变为既具现代化发展要素,又有独特乡村风韵的现代化新农村。
让梅林村党委书记杨燕江印象最深的,是村里对“低小散”行业的关停。说不容易,是因为当年的梅林村,是靠着龙头企业带头,村民办工厂搞家庭作坊富起来的。村里一度汇聚着不少五金、卫浴等行业的“低小散”企业。为了治理村庄环境,村干部一家一家地上门做工作,最终关停了几十家没有污染处理能力的小厂小作坊。告别了“低小散”行业,不少大企业被吸引入驻村里的工业园,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俯瞰梅林村。瓜沥镇党建办供图。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梅林村紧扣“共同富裕+数字乡村+低碳发展”三个关键词,首创了七个“全省第一”,即拥有全省第一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评价体系、全省第一个村级共富展示馆、全省第一个村级电力(低碳)服务驿站、全省第一个村级青少年宫、全省第一个乡村“未来居”展厅、全省第一个智慧慈善工作站、全省第一个村级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
梅林的“未来感”,对全体村民来说,是具体的、可感的。在空中俯瞰梅林,村里一些屋顶装上了光伏板。村民缪文孝经常打开手机看看自家的“阳光收益”,光伏发电除了供自家用,还能卖钱,这等美事让他笑得合不拢嘴。如今,低碳已渗透到梅林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村里的智能健身器材,都用上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村里增设的25个智能充电桩,也能很好满足村民车辆的充电需求。在村里的智慧健康小站,全科医生陈约瑟介绍,梅林村户籍人口已全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建设,村民小病慢病、常规检查都不用出村了,大病也可以远程诊疗,选择在村里看病的比例已经达到70%。
“2023年以来,到梅林村开展考察调研、旅游观光、乡村研学等活动的团队越来越多。”杨燕江说,面对机遇,梅林村主动出击,努力实现让“流量”到“留量”再到“财富”的转化。
为了实现这一转化,村里以美好生活中心、“诗意田园”等业态为基础,正在全力打造观光农业、数字农业,发力农文旅融合新赛道。与此同时,针对具有本村特色和辨识度的土特产,梅林村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努力打造品牌效应,为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
2023年,梅林村从强一点跃升至带一域,与周边车路湾村、八里桥村、张潭村、山北村四村联合打造“大梅林共富联合体”,统筹资源、统一规划,区域面积从1.88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梅林村变成了“大梅林”,开启了“农文旅产学研”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方向,实现资源互补、产业共富。2023年,梅林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76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3045元。对梅林村人来说,“千万工程”真是“幸福工程”。
本报记者 周妍 通讯员 丁斌杰 焦玉婷 方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