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何以一人能种上万亩地
2012-03-30 12:00: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方利平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中国,一个人种植100亩地,并不多见;在美国,一个人种植五六千亩,甚至上万亩地,比比皆是。

  在美国,农夫一年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花在土地上,同时,他们也是机械师、会计、投资者,有的甚至已是千万富翁。

  收入堪比中产阶级

  3月的佛罗里达州,美国一年一度的农产品经典年会,在海滨城市坦帕举行,来自美国各地的农场主和各大粮食协会的头头们会聚,交流对市场的看法,农场主们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试图寻找任何能帮助预测粮价走势的蛛丝马迹。据会议新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与会农场主们的农场,平均规模为1.4万亩。

  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女农场主黛比,她的农场只有3600多亩。不过,与她同行的格雷格表示,自己的农场规模比较大,有2.4万亩,一半是买来的,一半是租来的。土地采取轮作的方式,1.2万亩种玉米,1.2万亩种大豆,全靠自己和两个儿子耕种,只在农忙季节雇一个工人。

  鲍尔·杰斯基是伊利诺伊州格兰迪县的一个农场主,农场规模在2.2万亩左右。他的两个儿子在芝加哥上班,土地全靠自己夫妇和妻弟夫妇四人种植,只在收割时节,才请两个工人帮忙。2.2万亩土地,给他们两个家庭带来50多万美元的收入。如果将机器维修、折旧费等全部花销去除,鲍尔和唐纳夫妻两人去年的净收入是11.5万美元。这个收入,即使在美国中产阶级中,也不算少。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积累,鲍尔夫妇买了2200亩土地,如今,这些土地价值160万美元。

  格雷格已经依靠种地,成为千万富翁。在过去30多年里,他将自己的积蓄用来买地,目前,自己拥有的1.2万亩土地,都是自己分批买入的。如今,土地的租金每年每亩可以高达33美元到50美元。如果卖的话,这些土地的价格在每亩660美元到800美元。

  目前,美国大约有200万名农场主,其中,只有15%的农民是专职的,他们生产85%的农产品;其他农民是兼职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他工作。

  农业机械无人操作

  美国农民何以一人能种植数千亩,甚至上万亩地呢?在美国谷物协会的安排下,我从坦帕市飞往鲍尔位于芝加哥西南部的农场,一探究竟。

  下飞机,乘坐汽车,大约行驶一个小时,我来到一栋矗立在田野中央的独立别墅前。进入别墅,只见一楼的客厅装修不凡,在地下室,整齐摆放着一排厚重皮靴,这是他们下地时穿的鞋子。

  在距离别墅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大仓库,仓库门一打开,只见地面停放着十几台大型机械。巨型的联合机,轮胎足有一人高,喷药机的折叠长臂伸展开来,足有30米长,还有收割机、翻土机、播种机、大型拖拉机、农用轨道拖车等,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型工厂。

  鲍尔说,单是购买这些机械,他就花了100多万美元。

  这些“大家伙”,大多装有GPS定位系统,只要第一次通过人工驾驶将路线设定好,以后,这部机器就能自动操作,无须人工驾驶。

  在离家几分钟车程的田野中央,矗立着9个圆锥形顶的铝合金大型谷仓,其中一个带有烘干装置。当玉米和大豆收割回来后,拖拉机直接将其拉过来,卸在地洞里,传输管道会将其传送至烘干机内,去除水分,然后,自动输送到谷仓内储存。

  这些高科技机械,把鲍尔一家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鲍尔告诉我:“我们一年只有20%的时间花在土地上,20%的时间进行机械的保养维护,20%的时间在办公室里研究市场,20%的时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旅游。”

  鲍尔自豪地表示,美国的农民就是一个多面手,不但会种地,还会修理和操纵各种机械,同时,也懂会计和投资。

  利用期货锁定价格

  鲍尔农场的生产机械和谷仓的投资,价值150万美元,一年的经营支出需要200多万美元。他们如何获得如此大的投资资金呢?

  鲍尔说,他们种地需要的大部分资金是从银行贷的,几乎所有农场主,都会和两类银行合作,一类是小型的私有商业银行,另一类是农业信贷体系的合作银行。日常的营业贷款,一般会向小型私有商业银行借,购买机器、建仓库和土地所需的一次性投资,则会向农业信贷体系借长期贷款。

  “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学习了解市场,还会到处参加协会组织的活动,把握最新的信息,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价格。”鲍尔说,该地区活跃着五大粮商,每天,他们都会进行三次报价,出售粮食时他会和粮商们讨价还价,比较价格。

  每天,鲍尔还会看期货价格,并在价格较高时,通过期货市场,提前卖出尚未收获的产品。因为价格好,目前,美国70%的农民已经卖掉了存货。去年,鲍尔收获的大豆、玉米,有80%被储存起来,还未进行交易。他说:“我看好中国还会购进玉米,价格还会上涨。”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农场主都和鲍尔一样,会利用期货市场锁定价格,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场主们是一支活跃的力量。他们投资期货以对冲风险。

责编:chejing